2004学年第二学期校本研究方案
校本研究,是推进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平台。教师通过对有效教学的追求与探索,逐步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校本研究架起了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本学期,学校教育研究将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品牌意识”、“前沿意识”、“求实意识”,在针对性、实效性上有所突破。
1、引领核心课题,打造学校品牌
——《“理解教学”模式的研究》的推进
l 关于“理解教学”
学校《创建品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教学部分”的指导思想——尝试理解教学模式。规划中提出:“教学是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交流过程中完成的,理解是教学的基础,这种理解是以师生共同的体验为前提的。师生在相互理解过程中反过来发现自己的体验。自己的体验中包括共同体验的内容,因而易于交流体验。这种共同的体验和相互理解,使得教学取得好的效果成为可能。教学过程中理解的意义在于,使师生在同一体验世界中融为一体。传统教学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理解教学强调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唤醒,让日常经验进入课堂,强调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探索。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围绕规划,《“理解教学”模式的研究》该项课题在上学期,我们已经申请立项为常州市教科研重点课题。
l 推进策略
该项课题的推进,我们坚持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的思路:
①成立中心组。中心组以教导处成员为核心,以实验班教师为骨干力量。
②确定实验班。实验班教师由能吃苦,肯钻研的志愿者组成,能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实践、主动突破、主动总结。
本学期实验教师分别为:张春洁、王莉、顾雄、林玲、王小霞、陈妍、许嫣娜、陈旻、丁玉平、吴梦涛、杨丽铭、金蓉、袁平平、吴小薇、张丽东、马蕙。
③启动科研日。中心组每月开展主题研讨和交流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对外开放的研讨活动。
2、 扎根教学实际,提升实实践蕙
————教研组、备课组的课题研究
备课组是学校基本的学术研究集体。教研组是备课组的上一级研究组织。对备课组的研究和教研组的研究进一步实行学习型团队的建设。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进一步实现角色重建,主动发现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确定阶段性研究主题,并主动组织起研究活动,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和调整。
l 基本原则
——重心下移、贴近教师、扎根课堂
校本研究重心实现下移,让研究贴近教师,走进局小教育教学实践。每个教研组、备课组遵循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局小教育教学实际需要,产生本组研究重点。
l 规范管理
——立项申报、过程管理、总结交流
各教研组、备课组的课题研究,要完成课题申报,组长围绕课题组织起过程性研究活动,并认真填写《课题纪实手册》,做到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中间有过程。
教导处鼓励各组开展自发的交流性和扩大性研讨活动,教导处对《课题纪实手册》实行每月检查制。
另外,教导处每学期组织期中、期末两次校级推广性交流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