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新基础教育>>动力驿站>>文章内容
上海之行点滴谈
发布时间:2006-09-0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张春洁  

418整整一天,我和王莉到上海“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参加了一天的数学研讨活动。我们两人起了个大早,早上555分从学校出发,到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是815分,离活动时间还有15分钟。一天的活动分了两部分,上午听课、评课,下午聆听了他们学校初中学生的管乐队演出,并进行了各基地学校的专题研究情况的交流。

先说上午的听课和评课。上午分别上了二年级和六年级的数学课。二年级的是计算课《巧算》,六年级的是《线段》,需说明的是这个学校是一个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六年级的《线段》实际上是初中的课程。

从听课和评课的过程中,我发现:

1)“新基础教育”十分注重学生的学习困难的研究,强调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断。提出“诊断越清晰,教学就越有针对性。”

2)基地学校活动的几个突出的表现:

表现一:上课的老师不是第一梯队的老师,而是第二、三梯队的老师。用吴老师的话说,不再是老面孔,而是新面孔。这是新基础教育研究重心下移的举措。

表现二:目标意识很强。吴老师非常注重每堂课确定的目标,指出本课制定的一个目标强调如“将两位数运算中的巧算迁移到三位数中”这样的语言是“过程”,而不是“目标”。

表现三:注重“放下去”和“收上来”。提出教学过程要“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教学步骤不能太快”。有了放的意识,还要有捕捉资源的意识,思考“什么该放”、“什么不该放”、“放到什么程度?”“在上课时要有采样的意识”,应“针对学生的状态来调整教学的过程。”课堂上尽量避免个别替代的现象,强调日常渗透性,扎扎实实进行课堂教学。避免过程中的指导个别学生,忘记群体。(老师巡视应寻找资源,对典型意义的资源尽心价值判断)。

老师特别关注日常化。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学生在二年级的巧算课上为了让下面的听课老师看得更清楚,为了展示交流的方便,每人用了好几张A4纸,每人一支记号笔。针对这一现象。吴老师提出了“这样的课能否日常化?”的问题,并提醒我们每位老师“教学是为学生服务”。

下午的专题研讨活动,从他们的研讨中,我了解到的是:

各个基地学校分别领了不同的专题,有的学校领了几个专题,进行第二轮的研究为迎接中期评估作准备。各基地学校的代表分别交流了他们的研究实施情况,这里的专题可以根据内容来确定的课型(如:计算教学、概念教学……),可以是教学策略的专题(如归纳探究型、融合渗透型……)。

感受:基地学校的活动在吴老师的带领下,通过期初的工作计划交流、这次的期中交流正有条不紊地展开,但学校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有的学校在扎扎实实地开展活动,有的学校上半学期基本上没有开展活动。我觉得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是聪明的老师,只要大家肯投入,追赶他们的步伐不是没有可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