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新基础教育>>动力驿站>>文章内容
匆匆而过,满载而归
发布时间:2005-09-2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陈静  

匆匆而过,满载而归

——记上海明强小学“新基础教育”基地活动

陈静

应该说,在我们英语教研组,接触新基础教育我属于落后分子。去年,看着同组的王凌燕忙着给新基础教育的教授团上一节课。那时,虽然她忙的很累很苦,但她的脸上浮现出的总是微笑。我很疑惑,问她原由,她这样告诉我:“用新基础的理念来备课、上课,不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幸福!”

98日,当姜老师通知我准备12日出发去上海,参加新基础基地学校活动时,我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也能让我体验一下什么是“痛并快乐着”,担忧的是那时我对新基础教育知之甚少。为了有备而去,我在那两天啃了几篇“新基础教育”的研究报告,就这样开始了上海之行。

在上海的一天活动真可以用“匆匆”来形容!匆匆地赶到上海,第二天匆匆地整理好行囊参加明强小学的“新基础教育”研讨交流,晚上匆匆地回来准备明天的上课。虽然都是这么匆匆,但对于我来说如同接受了一次“新基础教育”的精神洗礼,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现在的英语教学。在此,我把感受最深的两点与大家共同分享:

第一,专家、教师评课的一针见血。

在听明强小学的胡凤梅老师的课时,我也在比较,发现她的设计思路和我们平时开课的思路也并无太大差异。开始时,我也沾沾自喜认为我们离“新基础教育”并不远啊!但之后的评课让我记忆深刻,同时惭愧地无地自容。首先,上课教师在课后说课的过程中,就一一指出了自己的不足,我思考后觉得果然如此,佩服她如此的清醒、勇敢;接下来,教授团里专家的评课更让我茅塞顿开。最后回过来想想,这堂课竟然有这么多可以拓展的空间,感到自己是多么狭隘,多亏了他们开门见山地指出不足。

第二,专家、教师交流时的平易近人。

虽然,评课时他们会毫不留情的指出不足,却一点也没有居高临下的架势。在交流活动中,许多基地学校的老师都畅所欲言,时而因为专家的妙语连珠大家欣慰一笑,时而大家都认真聆听某一学校老师的发言,气氛就犹如一家人在商谈,让我不知不觉沉浸其中。

虽然一天的时间匆匆,但我的收获却比我几天啃报告的收获更多!与专家的面对面,让我真切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我也期盼着能再次获得“洗礼”,庆幸的是我的愿望不久后将实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