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新基础教育>>动力驿站>>文章内容
感 知 幸 福
发布时间:2005-06-1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陈旻  

美国《基督科学箴言报》发现了衡量幸福的标准: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我们不应看他拥有多少高兴的事,而应看他是否正为一些小事烦恼着。只有幸福的人,才会把不关痛痒的小事挂在心上,才会对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感觉;那些正经历着大灾大难的人,是无暇顾及这些小事的。

——摘自2005年6月《青年文摘》

 

6月5日 

20点30分)

接到杜英姿老师的电话,通知我明天赴上海参加“新基础教育”班队专题研讨活动。此时,工作一天的辛劳与倦怠让我累倒在了沙发上,听到这个消息,不觉眼睛一亮,因为我将能亲历“新基础教育”,去感受它的魅力。

 

6月6月

 (15点00分)

我们踏上了去上海的火车。一路上,杜老师不时地向我介绍着她上次赴上海参加“新基础教育”研讨活动的见闻与感受,她说得激动,我听得入神,三小时的路程转瞬就过去了。

20点20分)

在华师大的校长培训中心里见到了“新基础教育”专家组成员——李家成老师。他是一位谦逊而又随和的学者,与他近二小时的交流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他对“新基础教育”的热爱、对研究工作的严谨认真,对基地学校老师的随和热情。

22点45分)

带着对明天“新基础教育”班队专题研讨活动的憧憬,我们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6月7月

7点05分)

我们起了个大早,随华师大的专家一起乘车前往马桥强恕学校。在不怎么宽敞的车厢里,我认识“新基础教育”主持德育研究的李晓文老师。一路上,李晓文老师一直在与我们畅谈,与我们交流她最近的研究工作,分享她研究的快乐。

8点50分)

马桥强恕学校离上海市区很远,我们赶了近一个半小时的路才到。这天学校安排了三项活动,上午听一节七年级的班队活动课,然后进行“语文学习和学生成长”活动交流,下午是“学生成长与学校活动系列”的专题交流。

还没待我细细看看这座学校,基地学校的研究课就开始了。该校朱玲老师执教了“我创作,我快乐”的班会课。这是一群初一的学生,朱老师先呈现了学生习作中表现出来的读书百态导入,约请了一些学生谈读书的故事,然后通过呈现学生的创作作品来引导学生根据作品阐发思考,进行交流,再次感悟读书的快乐。最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阅读对自己成长的帮助与影响。整堂课,真实、朴实、自然、和谐,老师没有刻意地雕琢,学生们畅所欲言,呈现出良好的规则意识与倾听意识。。

9点50分)

华师大专家组李晓文老师、李家成老师及所有基地学校的老师,围聚在一起,就这堂课进行了充分的反思。先朱玲说课,进行即时的教学反思后,李晓文老师便紧追式提问“学生的现状分析”、“看到学生的现状,你在准备过程中的想法”、“农村学生内心世界特点有何新的发现”、“对以后的语文教学有何借鉴的地方”、“你认为这堂课学生成长度是多少”……也许是对于专家组教授评课的“一针见血”司空见惯了,在场的所有基地学校的老师们都融入到了评课反思的交流中去了。话筒在传递过程中时常会半路拦截,基地学校的老师们都抢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是第一次参加活动,尽管有想说的冲动,但还是没敢轻易发言,只是时不时在底下悄悄地和杜老师说上几句。真是钦佩这些基地学校的老师们,他们不光有着一股子实验的热情,更是有一种实验的踏实。

12点05分)

匆匆赶往食堂,发现学校准备的盒饭都冷了,我一下子没有胃口。转头,却见邻座专家组的老师们没有丝毫的怨言,与基地学校的老师们一起一边吃着一边还继续聊着上午的课,脸上不时扬出灿烂的笑意,我惭愧地低头吃了起来。

12点45分)

没有午休,便又回到会议室,就“语文学习和学生成长”这一专题,进行回溯研究,展开热烈的讨论。杜老师悄悄地告诉我:这就是 “新基础教育”的研究作风,专家组的老师们都很务实的,抓紧分分秒秒与基地学校的老师进行交流,进行研究。我一脸钦佩地点着头。

研讨热烈而有序地进行着。话筒再次成了抢手货,每一位基地老师都要争着来发言。基地学校的老师们就“学生的性别角色与异性交往问题”、“语文学习与精神发展的关系”、等话题进行专题发言。有一位洪老师,他是一所基地学校主管德育工作的教导主任,从他的“PPT”与他激情飞扬的介绍中我感受到了“新基础教育”走进了他的生活,生活着他思考着,思考着他工作着,工作着他研究着,研究着他快乐着,快乐着他幸福着。

17点30分)

坐上了回常的火车,此时,充实而紧张了一天的我们松弛了下来。翻看随身带的《青年文摘》读到了开头那段文字。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生活。

一天工作下来,我常常感到很累,很辛苦,也常常与办公室的老师们说累道苦。怎么也不能心情舒畅、称心如意。难道教师的幸福=累+苦?读着《感知幸福》这篇文章,回味着专家组老师们务实的工作作风,品味着基地学校老师们“工作着研究着”式的职业激情,我明白了教师的幸福应该是在研究中改变自己的行走方式,在行走中超越自我,在超越自我中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正如马克思所说:“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新基础教育”正如一道明媚的阳光,它带着新的理念、新的生存方式,引领着我们走向幸福,感知幸福,体验幸福,收获幸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