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到20日,全国机器人大赛在吉林长春建筑大学举办。我和蒋博荣幸地成为选手,代表江苏省参加小学二代机器人足球比赛。
19号就要比赛了,我和蒋博前一天晚上早早地就睡了。躺在床上,我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心里暗暗地想:明天一定要好好比,一定要争取打进复赛。也希望我们的对手不要全是用带吸球的装置。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被刺耳的铃声闹醒了,一看时间,5:50,虽然时间还早,但因为今天有重要的比赛,得好好准备,所以我们一分钟也不舍得浪费。我急忙跳下床,和蒋博快速洗漱完毕,然后认真地整理和检查比赛设备,为比赛做着准备。
冒着大雨,我们来到了比赛场地。经过严格的“安检”,我们顺利进入了比赛场地。一进场地,我们便开始擦拭机器,准备第一场比赛。这时只听广播里传来志愿者的声音:“22号、18号到5号场地准备比赛……”我们俩拎着机器冲到了检录口,换好比赛专用电池,准备开始比赛。志愿者们领着我们来到了5号台,开始试场地。我看了一眼对方的机器,倒吸了一口凉气,对方用的居然是一台吸球机器人,我心中暗想:完了完了,这机器可是我们的克星呀!但我马上调整了自己的情绪,与队友互相鼓励,积极专注地投入了比赛。
比赛开始了,双方机器人在场上混战着,上半场我们队积极防守,不给对手任何机会,平安无恙,没有让对方进一只球。对方机器人呢,不仅没进球,还出界二次。我顿时来了精神,对着我的机器人说:“防守机器人呀,下半场,你可要继续好好守住门啊,这样我们就能赢得比赛了。”可到了下半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用的是组委会统一派发的电池,我的进攻机器人就跟没电了一样,一直停在原地不动。这就给了吸球装置一个空档,对方的机器人吸到球后,靠着墙走,不让我们的机器人看见,然后突然一个转身,气汞一打,球就进门了。就这样,他们接连进了2球,比赛结束。小组赛第一场我们以2:0输给了湖南队。
回到工作台,我和蒋博开始急了,蒋博一边擦着轮子一边对我说:“傅语,照这样下去如果下一场再碰到吸球的话,我们是不是就不能进复赛啦?”我回答他说:“不一定吧!我也不知道情况到底会怎样,总之下一场我们好好比就行了。还有两组,如果我们都赢,还能进复赛的。现在千万不能泄气。”说完,我们为下一轮比赛做着最精心的准备。我们倆互相鼓励,积极想着对策。
一会儿,又轮到我们比赛了。我来到场地,一看对手的机器,一下子开心起来了,悄悄地对蒋博说:“别紧张,他们的机器与我们相似,我们俩密切配合,这回一定能赢。
我们双方都试好场地了,比赛开始。果然如我们预料的一样,我们倆配合默契,机器也进入最佳状态,开始疯狂地进球。比赛结束后,我和蒋博来到记分台一看,6:0,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对进入复赛我们更有信心了。
就这样乘胜追击,我们又以4:0战胜了第三组对手,顺利进入了复赛。看到我们笑着走出赛场,一直等在场外的妈妈激动地迎了上来,拉着我们和杨老师合影留念。
比赛的过程很辛苦,同时也很富有挑战:来自各省的对手都很有实力,现场随时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在决赛中,我们遇到了劲敌,虽然最终没能冲击一等奖,但我和蒋博互相信任,默契配合,成为一对好搭档,认真参加比赛的我们已无遗憾。最终,我们取得了二等奖。
长春之行,我们开了眼界,收获了很多:面对强大的对手,我们没有慌张,调整战术,沉着应战;面对日益更新的机器设备,我们成为了有心人,在战场上观察研究不同机器的优缺点,在长见识的同时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
赛后,听到有一个小朋友在比赛失利后哭诉自己从没输过时,我们坦然地告诉他:“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做井底之蛙是不会有进步的。参加全国比赛就是我们开眼界的好机会。”妈妈看到我们能以平常心对待比赛结果,很高兴。的确,赛后,我们认真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明白了:胜败乃兵家常事,不是每一次比赛都能拿冠军。能认真对待比赛,在比赛中有收获,能以这次比赛作为起点,激励自己不断研究,不断探索,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