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北大荒的秋天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转、甸”,理解文中的词语。
3、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4、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直到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北大荒、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学习生字,积累语汇。
3、整体感知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北大荒的哪几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课——(生齐读)北大荒的秋天。
2、“北大荒”,这是个什么地方?北大荒怎么样?
如学生说,这里很荒凉,—对,那里是一大块人烟稀少的荒芜地区,那里气候寒冷,地貌复杂,人们叫它北大荒。但那是过去的事了,现在……
如学生说,现在这里遍地是良田,—现在那里到底是什么样呢?让我们在这金秋时节,一起走进北大荒,去游览今天的北大荒。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翻开书,自读课文。多读两遍,仔细地读读,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
(学生自读,老师巡视)
2、(反馈读词。)
北大荒的秋天有哪些特有的景色呢?(出示词)
天空 一碧如洗 几缕流云
银灰 橘黄 血红 绛紫 五彩斑斓
小河 清澈见底 漾起波纹
原野 热闹非凡 哗啦啦 乐呵呵 黑红黑红
物产丰富 遍地金黄 茫茫的草甸子 沉甸甸的宝物
a请同学们先默读这些词,认准每一个字,然后自由读一读。
b想想,这些词是分别描写哪些景物的,写得美不美呢?请你再美美地读一读。
c谁来读给大家听听?(边读边理解:一碧如洗,漾起波纹,草甸子)
d齐读。(收黑板)
3、同学们读得真美,我迫不及待想要领略北大荒的美景了。谁来向我们介绍北大荒的美景?你可以读一段,也可以读几段,甚至是全篇。
(在学生读的同时,顺带说说“这一节讲了北大荒的什么?”,
如学生一段读不全,-北大荒的××里还有什么美?读下去。
如一个学生读完,还可叫其他学生读,先评价,在这静静的池塘里,有着一群多么欢快的小鱼啊。还有谁喜欢小河里游动的鱼儿,你也来读一读。)
4、齐读。
这里的天空,这里的小河,这里的原野,真是太迷人了,连作者写着写着这篇美文,都不由得感叹——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让我们齐读课文,读出它的美来。
三、整体感知。
1 、出示词语黑板。
2、你喜欢北大荒的什么,用上黑板上的这些词语说说。
3、北大荒不仅美丽,而且富饶,(板书)希望我们有机会能亲自去看看。
四、生字。
1、今天课文就读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学学生字。通过昨天的预习,学习生字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
2、抄词。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册上基础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北大荒、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活动设计:
一、 读导入。
俗话说:“一叶知秋”,(板书)当9月的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如果有幸欣赏过秋天的北大荒,他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赞叹: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出示)
二、整体感知北大荒秋天景色的美丽。
北大荒的秋天究竟美在哪儿呢?让我们赶快跟着作者一起步入秋天的北大荒!打开书,自由地朗读课文的2——4小节。
学生自读。
嗯,同学们观赏得真认真,看你们读书时的表情,我就知道你们已经陶醉在北大荒迷人的秋色中了。其中唐奕书、于晨雪、蒲佳钰尤为动情,愿意来听一听她们的介绍吗?
三人分节朗读。其余同学边听边展开想象并在你觉得美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细细品味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原野独特的美。
同学们,
★ 天空:一碧如洗,流云五彩斑斓(美在它的净、美在流云的飘逸及色彩的绚丽多变)
根据第二小节描述的内容作画。
学生充分地说,随机指导感情朗读。
小结过渡:这洁净的天空,这缤纷的流云多像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呀!
★ 小河:清澈见底(美在水的清、蓝、净,美在小鱼惬意欢快的逆水而游的情景)
充分地说。
听配乐范读,闭上眼睛,展开想象。
美美地读。
小结过渡: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在想:如果我是北大荒的清清小河里的一条小鱼,该多好哇!
★ 原野:热闹非凡(美在丰收在望,美在秋意浓烈,美在人心喜悦)
充分地说。
想象说:大豆、高粱在笑些什么?乐些什么?唱些什么?说些什么?
齐读第一句,分组读2、3、4句。
四、总结2——4小节,有感情地朗读。
说话练习:
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那里的天空 ;那里的小河 ;那里的原野
。
五、布置作业
1、抄写2——4节并背诵。
2、仿第四节的结构方式写话。(选一种)
操场上热闹非凡。
大街上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