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学频道>>语文>>课堂点击>>教学设计>>文章内容
《生死相随的海鸥》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06-01-18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局前街小学

年级:三年级

设计:姜明红

人数:

学科:语文

课题:生死相随的海鸥

教时:一教时

日期2005926

教学目标:

1.通过反馈预习,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生字,理解“铺天盖地、成千上万、成群结队”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表示数量多的词语。

2.能不出声、不指读地默读课文,了解叙事类文章的要素,并学着对不理解的地方质疑。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想象45小节描写的内容。

4.能被动物之间的深厚情感感动,让学生能主动关爱动物,进一步萌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本篇课文通过描述动物之间互相关爱的感人故事,唤发人们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爱护动物的意识。课文第四小节描写了海鸥们营救小海鸥的过程,用词精准、生动,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想象、说话等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动物之间的感情,并积累相关词语。第五小节,生动刻画了一只海鸥中枪后,另一只海鸥的连续动作,充分体现两只海鸥之间相伴相随的深厚情感,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复述、想象说话的方式,丰富学生的语像感、语情感、语义感、语美感。

2)学生实际

  本班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有良好的预习习惯,尤其是字词的主动认记。因此本课的字词教学,只通过预习反馈,抓住重点字词进行教学,大部分词语随课文理解。三年级学生处在转折阶段,她们的默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得到重视,尤其是边读边想的能力培养,这个阶段的他们往往光读不思。另外,对文中不理解的内容进行质疑,还没有形成氛围和策略。课堂讨论中,学生大多处于自我中心状态,大多数同学还不能热情倾听同学发言,还没有养成先思后说的习惯。在语文学习中主动规划自己、总结反思的意识尚没有。所以,很多能力的培养需要教者能以整体视野观照本阶段的语文学习,并充分挖掘文本资源,有指向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检查预习、导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深读课文,感悟内容

 

 

 

 

 

 

 

 

 

 

 

 

 

 

 

 

 

 

 

 

 

 

 

 

 

 

 

四、总结回顾,升华情感和认识

五、布置作业

1.出示课题,质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死相随的海鸥》,读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检查预习

1)认读字词,询问学生有没有不懂的。

地质考察队  悬崖 

生息繁衍   臭气熏天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预习。

 

 

 

请学生默读一遍课文,说说小岛上发生了什么事呢?

(可以用上:原来、本来、以前,后来、有一次,于是、这时,最后……)(教师提示叙事类文章的要素)

 

1.学习1-2小节

1)是呀,海鸥们本来在小岛上(自由自在)地(生息繁衍)(教师出示打出带词语的幻灯),你读读1-2小节,你脑海中的画面是这样的吗?

2)教师引读:小岛上的海鸥真的又美又大,它们(自由自在)地在岛上(生息繁衍)。第一小节能去掉吗?

2.教师引述,学习第四、五小节

1)一只小海鸥被考察队员抓住了!听,小海鸥在叫,它在喊什么?

2)海鸥们听到了,小海鸥,现在它们来救你了。读读45小节,此刻,小海鸥,现在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有什么感受?

3.教师引述:所以,那个队员害怕了,情急之中,他开了枪……这时,又一件让队员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请你读读第六小节,你有什么疑问吗?

1)引导学生了解一连串的连续动作描写。

2)引导学生想象它们会是什么关系呢?

 

再次读读课文,想一想,你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1.那对海鸥在远处的海面消失了,你还知道哪些动人的动物故事呢?我们一起去搜集、阅读,然后来交流。

2.学习第六小节的写法,写自己做某件事时的一连串的连续动作。

指读课题、质疑

 

 

认读字词,并检查自己是否理解词意。

 

 

开火车朗读课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