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老师亲密接触
薛 娴
一周前,我接到了任务,张七中老师来听我的一节课。张老师是专家,来听我的课,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如果上不好怎么办?
说实话,接到上课的通知,我把它当成是一项大任务,虽然我深知这是一次自我提高的良好机会,但是追求完美的心理还是给了我巨大的思想负担。
周四下午,我如期等来了张老师,只见她穿着一件鲜红的羽绒服,带着一副时髦的红边眼镜,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么可亲的张老师,这么阳光的张老师,在这么寒冷的天来听我上课,不是给我送温暖来了吗?愉快的课前交流,张老师那一句句暖人心的激励的话语,让我彻底放下了思想负担,投入了课堂。
课上完了,张老师亲切地拉着我和吴梦涛的手,来到了办公室。开始了令我们收获颇丰的交谈。她指出:语文教学,学生学会感悟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发展。语言的习得有多种渠道,张老师提供了三种:实践,交际,模仿。
接着,她谈到了学习活动的设计问题,今天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老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进行了教法的设计,但只有精心的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才是真正的备学生。我们深知备学习活动的重要,也积极这样做,但往往设计的学习活动太单调。她指出,教材的处理以块状出现,这仅仅限于研究教材,是对教材进行处理和设计,针对某一块的内容,就应该致力于有效的学习活动的设计。这个理念大家都知道,到真正的操作和实践时,就有些使不上力。说完,她举了一个例子:
《山谷中的谜底》这一课,在谜底揭开的那一块的处理中,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你可以采用演示的方式来揭开谜底;也可以用简笔画来帮助揭开谜底;还可以转述,以:“我是一棵雪松,我来告诉大家谜底”为话题。在课堂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涨,他们展示出来的学习方式很新颖。有的学生用尺作为道具来演示谜底;有的学生画出了形象的画,并配以说明。有很多学生选择转述,一位同学甚至边说卷起袖子,用白衬衫来演示白雪,语言表达流利,加上适当的肢体语言,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这块活动中,学习语言,内化语言,活化语言,积累语言,从而使语言得到了发展。听她讲完这个例子,我反思了自己,这课我也上过,在这一块的处理中,我设计了复述这一学习活动,反思当时的课堂,学生有学习的兴趣,但这更多可能是教材本身吸引孩子的缘故,实际在复述的时候,更多的可能是在背诵,形式较单一,趣味性也不够。尤其是再看一看上台复述的学生,大多都是平时学习比较好的,机会比较多的,因此,这一活动,在关注后进学生方面还不够。学习活动的有效,不是看课堂有多热闹,而是看有多少学生积极参与到此学习活动中去,,不同层面的学生是否都获得了发展,是否都有所得。
讲着讲着,张老师的每一句话都似乎是一颗小小的石子,激起了我心中的涟漪。他在讲着,我在记录着,反思着,有很多话想说,但又不忍打断,张老师的话太有价值了。原本准备十分钟的评课,不知不觉聊了将近一个小时。在这一段美好的时光中,她不时地拍拍我们,又不时的拉拉我们的手,是那么的可亲,又是那么的可敬,每句话都是那么的中肯,那么耐人寻味。我与吴梦涛不由得感慨:张老师真是永远年轻,她见多识广,好学、善思,仿佛有使不完的活力,在指导年轻教师方面又是这么的无私。年轻时,她把心血都给了可爱的学生。在退休后这段本该享受的时光中,仍然不离开教育这块阵地,将她的经验毫无保留地给年轻教师,让我们,这些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年轻老师们能够更胜任自己的工作,接好这她们的接力棒。
听课前的忐忑不安,此时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油然而生的只有幸福感。我激动地对张老师说:“张老师,你能来听我的课,接受你面对面的指导,我真是幸福。这么冷的天,你给我们送来了温暖。”
寒冷的冬天,我体验到的是无限的温暖。同事们戏称:“这就是你真切地享受到职业内在的尊严和幸福吧。”对!这就是幸福感。
张老师的热情吸引了我,张老师的活力感染了我,张老师的智慧启迪了我……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化作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化作对教育教学事业的执著追求。
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就是:感谢学校给我这么好的机会,与张老师进行亲密接触。感谢张老师的真诚与无私,给我们年轻教师智慧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