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我们四年级将代表学校参加常州市钢笔字比赛。大家看怎么办?”中午,备课组长紧急召集我们开会。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现在不是提倡智慧地工作吗?一个月中要出成效,我看我们应该聘请一位书法老师指点指点。”丁老师提议道。 邹老师若有所思:“哪儿能找到这样懂教学的书法老师呢?” 我眼前一亮:“就找她!甘蓓老师的字刚柔相济,挥洒自如,完全可以和帖媲美。”熟知甘蓓的陆老师也在一旁连连点头。 可是最近甘蓓工作很忙,又是积极备战市健美操比赛,又是忙着《成长的脚印》的编辑工作,再加上二年级每周20节的课务,不知她能不能答应呀?我心里犯起了嘀咕。 晚上7:30分,我试着拨通她的电话——“谁呀?”电话的那一头传来略显疲倦的声音。 “我是喻老师。你怎么啦?” “噢,我刚从五中跳完健美操回来,有些累。” “真不好意思。” “没什么。”她立刻打断我的话,略略提高了嗓音,“丁老师让我到红领巾电视台做一次汉字基本笔画的讲座,我跟曹老师联系了一下,他说那样的效果不好。你说怎么办?” “哦,是吗?”其实,当时我惊讶的不仅是我们的计划不能实施,还在思量她下午哪有时间与负责电视台的老师商讨这件事呢? “你看,我就进入每个班具体辅导一下吧!”她轻松地提议道。 “那不行,那样太累了。我看,我们六个班分成两组,到多媒体教室去听你上课。行吗?” “也可以。”稍后,她突然有所发现,“那样不行,如果学生到多媒体教室去上课,没有地方练习呀!还是我一个班一个班讲过去,这样有效果。” “要给六个班上课,非把你累垮不可。” “不要紧的。” 就这样,我们在电话里各执己见。“我真的不要紧。对你说句心里话,在教室里上课,我能找到感觉。” 我听了,心中不由一阵感动:“那好吧,上课的时间我来联系。明天你什么时间有空?” “我明天上午有一节空课,下午有两堂空课。呀?不行,明天上午不行!” “有什么困难吗?”我问道。 “明天上午我要到新华书店买一本钢笔字教材,平时我一直教的是铅笔字,我要学一学钢笔字的教学方法。明天下午我连上两节课。说定了,再见。” 还没等我把谢字说出口,她就把电话挂了,我猜想大概她的肚子在唱“空城计”了。多可爱的一位老师!我心中暗暗赞叹。 第二天中午,她捧了一叠练习纸走进我们办公室,微笑着说:“看看,我写的例字符合你们的要求吗?”“哗——”的一下,老师都围了上来看。毫不夸张地说,当时,大家就像在欣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样,认真地琢磨,细细地品味,啧啧地称赞。而我更多地在欣赏甘老师,品味甘老师。蓦然间,我的眼前出现了四个字:激情飞扬! 对,激情,年轻的她如此热情,如此敬业,正是因为她的内心涌动着澎湃的、长久不息的激情,并从头到底地挥洒在她的行动中。 激情,一个久违了的词儿,它不是肤浅和随心所欲的代名词。它是一种执著,一种乐观,一种精神。它源于对生命的珍视,对事业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我触摸到了甘老师那颗跃动的、充满激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