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学频道>>语文>>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视听并重,融情于声
发布时间:2006-01-1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时代背景和生活阅历的差异,会成为小学生朗读时情感体验的障碍。而跨越障碍的最好办法是借助教师的范读和视听媒介。

日前,听了喻一珉老师执教的《黄鹤楼送别》,对课堂上师生呈现的朗读水平赞赏不已。

老师的范读,披文入境,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内心的感受,以其声、其情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起到传授知识,提高理解力和朗读水平的作用。同时,通过视听媒介,创设场效应,使学生能观其景,闻其声,临其境,悟其情。

    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的朗读指导中,喻教师先出示了一张幻灯,然后以轻柔、舒缓的语调在清幽淡雅的乐声中娓娓而谈……此时此刻,整个课堂上萦绕着袅袅的乐声和教师引人入胜的描述,学生们被深深地感染了。而学生在这种“感悟”中获得了情绪体验,又转化为自身的理解,此时,他们进行配乐朗读,情感的流露便是水到渠成了。

整个朗读设计,喻老师做到读前要求明确,读中精细指导,读后贴切评价,在重视情感投入与情绪体验时,也不忽略朗读技巧的指导。因为朗读的停连、轻重、快慢、语气等技巧都源于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又需依靠朗读的技巧才能表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读书,自主学习的意识在不断的朗读练习中得到提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