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学频道>>语文>>教研动态>>教学反思>>文章内容
语文教学中的常规
发布时间:2006-05-18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1.培养一种好习惯。针对中年级“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抓住关键词理解文章内容”的年段目标,我培养学生勤查词典的习惯,人手一本词典,有疑惑找词典,多读,多查,才能从“他悟”走向“自悟”,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

2.获得一种真体验。在精心的文本解读基础上,走进课堂,与学生分享阅读体验:讲能有所取舍,哪怕一课一得;听能有所收获,或质疑,或补充,在课堂中引起真正的“思辩”引起生活的共鸣;读能饱含情感,让语言焕发活力,在课堂积淀文化的底蕴。

3.  “读写结合”常坚持。根据单元目标,立足每篇文章,选择“读写结合”的基点。借助文本的谴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帮助学生习得构段方式、写作技巧;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选材源于生活,“写真事情,抒真感情”。如学习了历史人物单元即指导学生“用一件典型的事情体现人物的个性特点”。读好文章、评好文章,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产生举一反三的灵感,。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中习得语言、习得句子、习得句群。

4.  课内读“文”课外读“书”。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应该坚持不懈,本学期,结合《三顾茅庐》一文在班级里掀起了《三国》热,从课内读到课外,读《三国》,讲故事、演剧本、评人物。将书读活,将读名著的兴趣激发。

 5.继续注重对学生做题方法的指导。用灵活的方法,激发多元化的思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