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于 课 外 阅 读
今天看到一篇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报告认为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弊端。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目标缺失
我们的语文老师往往认为,语文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至于学生课外做些什么,怎么做并不在语文教学目标之列。因此,我们的老师对学生课外学习不仅不管不问,同时还布置相当繁重的机械重复性的作业,使得学生失去学习支配权,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学自己喜欢学的知识,去看自己喜欢看的书籍。这不能说不是教育的悲哀。
2.内容单一
教师和学生关注的只是语文教材本身,认为对课文的分析、理解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叶圣陶先生曾精辟的指出:“课文无非是例子。”可见,我们的老师应该有超越教材的思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引导学生广泛涉猎课外书籍,触类旁通,厚积薄发。
3.缺乏恒常性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转化为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而习惯的养成是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科学训练的。我们的老师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时往往缺乏足够的耐心。想起来就强调一下,否则便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这样不仅不能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良好的习惯,反而会滋长学生的坏毛病。
4.引导不得法
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时,我们的老师在高兴之余便不知所措了,有一种有劲使不出的感觉。其实,此时此刻,学生最需要的就是老师的牵引、鼓励、鞭策。如果没有老师的陪伴,老师的关注,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就会自生自灭,在不断经历挫折后逐渐消失。
反思自己的课外阅读的指导,上面提到的这些弊端在我的教学指导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如果不引起重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将不能持久,课外阅读的效率也无法提高。我想可以就以下几方面来作出努力。
1.兴趣引路
2.与书交友
◎提供足够的书籍。(建立好图书角,制定好利于流通的规则)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
3.加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