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家》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六行两句,通过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说“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课文主要通过学习儿歌让学生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和本组老师及张老师一起备课研究,对文本有了更深的解读,凭借文本,科学地展开训练,做到设计有目标,落实有途径,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教师当好向导,帮助学生阅读文中的文质兼美、能使之“解渴”的语句,使学生亲近教材。比如导入部分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家,能告诉老师,你们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感到怎样?”在情感上让学生知道“家”的温馨,感受“家”的温暖,从心底油然而生出阅读的“渴望”。
2、教师当好教练,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欣赏课文的方法。比如阅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整体性;阅读时可以“像老师一样美美地把这首儿歌读一读呢?”、“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词儿连读。”、“把这首儿歌读正确、读流利。边读边想:这首儿歌有几句话?”……
3、教师还要当好裁判,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感受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假如你现在就是快乐的白云、小鸟、鱼儿或者种子,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快乐的心情读出来吗?”“小朋友们把自己说的和想的连起来编成一首儿歌,行吗?”等等。
4、教师当好导演,施展多元的评价,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配乐范背课文,给学生提出朗读要求。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生活在爸爸妈妈的身边是多么的温暖,多么的幸福,感受到“家”的温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自觉地引入到课题中去,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的能动性。在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进行迁移练习,使得学生在快乐中乐于接受知识,真正做到“我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