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反思
作为研究课,我做了一些准备。但上下来,在同事们的帮助指点下,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
教师方面:1。试图用块状结构出现课文内容,但出示时还是略显机械、烦琐。《家》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句式非常相象。我出示课文内容时,是一行一行的形式来给出的,可是在这过程中,就显得非常无趣,这与孩子的兴趣有些违背,所以尽管我在一味地调动情绪,孩子们反而没有以往上课那么起劲。
2.语言不规范。在设计中有一项自己创作诗歌的内容。由于我的语言不太规范:什么是什么的家?所以就造成了孩子在创作时乱用词语。
学生方面:主动性不强,没有发挥孩子主动探究的能力;语言不够生动,以后在教学上,我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情趣性不够,还得再设计些让孩子感兴趣的事。
识字4
课文上完,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经过专家的点评,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因此做了几点反思:
(1)本课是识字课的第一课时,我重点解决第一、二行的教学内容。因为考虑到学生没有见过“田野”,不明白“观察”“采集”,所以在这些词语的意义理解上花了一些工夫。让学生通过看图、体验来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并且用通顺、流利、完整的话说出来,进行了一系列的说话练习。看似通顺的环节却是偏离了课文本身的主题:识字、写字。在重点的识字上我只花了为时不多的工夫,把词语读读,把生字用自己的方法认一认,书空一下笔画,组了组词语。其他的没有做尝试。使得整堂课看起来不是识字课,而是自然课了。如果下次重来,我一定要在识字和写字上花重墨,精力多放在识字上,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给予学习识字课的方法的指导,给予独立学习的时间。并且在课堂上一定要有效果达成的一个测试。让每一个学生在这堂课上把该学会的字都学会了。
(2)教师的“五还”还不够。这堂课不论从识字,读词还是后来的写字,我的领比较多,孩子自主的时间很少,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比较少。以后的教学中,我也要有意识地把课堂还给孩子,毕竟课堂是他们的。
(3)从这堂课也反映出了我班学生学习习惯的不足。声音还不够响亮,发言还不够自信,写字姿势还不够标准。。。。。。这都对我这名年轻教师敲响了警钟。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不断地提醒孩子,也不断地提醒自己,努力把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培养好。
新基础的研究课让我成长很多,在与专家的交流中,我对如何上一堂识字课有了更形象,更深刻的理解。生字的反复出现,识字的方法,学生识字的能力培养。。。。。。今后不断地实践,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相信会有发展的。
冰花
这篇课文是我参加“新秀”评比时上的,上完后马上听了其他学校老师的课,对我也有很多启发。
1.第一课时重在扎扎实实地训练。
从读准字音,读准词语,读通句子,读通整篇课文,这一步步,都要很扎实地训练。
2.各个训练环节要有层次
在读词语中,我分成了两个层次:(1)读带有前后鼻音的词语,课文中这样的词语很多,而且前后鼻音也是孩子最搞不清的,所以我放在了第一层次;(2)带有轻声的词语。要把这些轻声词语读好不容易,比第一层次要难些,所以我把它分开来成为第二层次。这两个层次都练习完了,基本上就能读课文中的句子了。
3.认字要有方法
认字也是第一课时很重要的一步,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记,效果很好。
北风和小鱼
在这课,我用了一个和课文中相似的句式训练。
春风 地吹,它向 吹一吹, ;它向 吹一吹, ;它向 吹一吹, 。
孩子在对课文充分地理解上,再加上他们可爱的想象力,他们说得非常好。
有的说:“它向草地吹一吹,草地变成了绿色。”有的说:“它向冰雪吹一吹,冰雪融化了。”还有的说:“它向花儿吹一吹,花儿露出了笑脸。”。。。。。。
他们真了不起,以后要多出这些题,让他们多动动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