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过后,我对自己的教学做了一些总结。最近根据我下半学期的计划,我正在慢慢执行。执行的过程中,我有了疑惑,这疑惑来自学生的多次作文,包括周记、作文课上的作文,试卷上的作文。
《那时候,我想起了这句名言……》,学生选材一般,不会审题,作文写了,但总是不能突出重点。
在周记本上重做的期中考试的作文,学生作文写完后,没有中心,只是在叙述一件事情,或是所写的内容和最后揭示的中心根本就不匹配。
《意外》,学生选材一般,不能突出重点。在批这篇作文的时候,我原以为选材不好的作文,比如写东西丢了,东西坏了的学生,就换材料写,(其实应该是,如果不是完全文不对题的,就要想办法把这篇作文写好,而不是去换材料,如果换材料的话,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他还是不会写)还有一些学生的作文我还拿捏不准。因此第二天我就请教了喻老师,我和她经过一番交流,感觉真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喻老师告诉了我几点操作性很强的作文方法指导。
1.要让学生学会立中心,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不会写着写着偏题了,也能帮学生理清条理。
我还准备让学生写重点,因为在写经过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相关的细枝末节,学生有时就会将细枝末节详写了。
2.面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要沉下心,沉到学生中去扎扎实实的教学。哪一块出现了问题,就全班一起来讨论、交流,老师就用实在的实例一步一步教学生这里应该怎么改,教师就是要把学生的文章抄在黑板上进行评讲,这样对于学生来说,才有真正的收获。
听到这里,我真是惭愧啊!学无止境,我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我在教学上花的工夫还很不够,以后一定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多请教。对我来说,这种手把手的教学还真是从来没有过,我每一次都是大体的评讲,指出这次作文的问题,但没有实在的具体的指导,即使有指导,我现在看来也都是很空洞的,也许那些方法更适合中学生吧,对小学生来说,可能从理论的指导转化成实际的行动还是很困难的。然后读几篇好的作文,学生即使很认真地听了,也只能学个空架子吧。好的还是好,差的还是没有提高。
3.阅读教学不能和作文教学脱节。在学生的作文中,如果你发现了问题,不仅要在作文课上花时间评讲,还要在阅读教学中寻找范本,进行阅读与作文的教学结合,这样的话,学生的提升才会更快。
这点我从没有进行过,我只是找到这篇课文可供学生学习的作文的方法,然后告诉学生以后的作文中可以用,可是我从未从学生的问题出发,找相类似的课文来进行练习。
根据这些指点,我要进一步调整我的教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