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学频道>>语文>>教研动态>>教学反思>>文章内容
刀与叉
发布时间:2005-10-26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刀与叉

现象一:王英老师在一堂课还剩下七、八分钟时,给学生们留了个作业,请你挑选一种你喜欢的方法,来记住这堂课中的生字,你可以抄写,可以默写,也可以形近字组词。话音刚落,学生们立即开始行动。

现象二:顾建农老师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时,精心剪辑了一组画面,比如“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神仙的旅伴”等,在不告知目的的情况下,请学生先欣赏片断,而后,再请学生读课文,根据录像画面,去理解课文,读出丹顶鹤的“逗人喜爱”。

我们知道,吃西餐是用刀和叉的,刀是切食物的工具,不可以送到嘴边。你若在餐厅中,把切割食物的刀放到嘴边,是要被人笑的。

教师的身份是一位从旁协助的导航人,他鼓励学生,启发学生,发挥学生最大的长处,教导学生把事情做到最好。就像刀,永远要协助好叉。

用心观察。孔子早就讲过“因材施教”,学生的能力有不同。提出问题后,是急于给出答案吗?王英老师直接布置抄写也可以,但这样学生就全然没有了积极性,我们留出时间,留出解决问题的空间,也许他就会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方式。当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过一会再决定是否要干涉。或许花了几倍时间仍不能和教参上的答案完全一致,但因此而产生的讨论、思考完全是值得肯定的。

经常改变角度。人都有思维定势,常常会对学生有一种看法,也会用同一种模式经久不变地进行教学。但学生的厌倦迟早会到来。重视理解读,先由形象感知再到自然而然地读,学生读得愉快,才读得有感情。经常变换角度思考,有时设计另外一种练习,学生会更乐意思考,乐于参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