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学频道>>语文>>教研动态>>教学反思>>文章内容
<<>
发布时间:2005-10-26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课后反思

 

在学《但愿人长久》一课时:还留下了让我难忘的一个情景:

在学完全词时,我告诉学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表达了美好的祝愿,你准备将这句话送给谁?或者对谁说呢?有的学生说送给亲人、送给解放军叔叔........

有位女同学说想送给”王维“。当时,大家都感到很意外,用一种惊讶的目光注视着这位同学,而后又看看我的反应。

我立刻问清楚这个王维是谁?她说是诗人”王维“,大家更不解了。都歪着小脑袋等着我解决这个飞来的意外。这时,一位同学大声喊到:王维已经死了。(显然,他更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位同学会送一份祝福给一个已经死去的人)

 我是这样解决的:

  师:你为什么要送给他?

 生:(不是很流利地说着)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两句名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其实,像苏轼这样常年不能和家人团聚的人不止王维,还有很多,如李白等。让我们一起把这份祝福送给苏轼的弟弟,以及像苏轼这样的人吧,引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反思]

其实,这位学生由学本文想到了两点:

1.王维和苏轼一样留下了两句被人们千古传诵的诗句。

2.由苏轼的思念之情联系到了去年学过的旧知:王维也是在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时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从而留下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经典名句。

我虽然明白了这位学生的意思,并且也作了解释,可总感觉,其他学生理解的还不透彻。这个点落的不到位就草草收兵了。应该抓住机会,再从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入引导。

如果,当时这样说会更好:

古往今来,很多人都有着同样的经历、同样的愁思。无论是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还是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表达了很多人的内心愁苦、无奈、思念的情感,引起了共鸣。所以,这几句诗词成了千古名句。他们都以诗词寄托着内心的感受。这样小结不仅讲清了,为什么这几句诗词被人们千古吟诵。而且也阐述了作者们留下这些诗词时候的心境都是源于思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