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教材是基本功!
进入五年级,我感觉到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于是,只要我有时间,我就坐进邹老师、喻老师的课堂,聆听她们的上课,感受她们的智慧,在语文课上真真切切地体会她们的教学思想,学习她们对教材准确深刻的把握能力和对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有效利用能力。听一课,上一课;听两课,上一课;带着她们的精华,带着我自己的思考,我觉得课堂上的我底气更足了,收放也更自如了。所以,我觉得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听一课上一课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效的。
邵兰芳督导要来听我们年级的课了。我是既紧张又兴奋。我反复研读教材《嫦娥奔月》,觉得人物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于是设计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来体会人物的个性。最后设计一个写的练习。自以为是抓住了重点,当时课堂上学生的反应也还不错,可当我听了喻一珉老师的重建课后,我才发现自己对教材的把握是多么肤浅。像《嫦娥奔月》这种故事类的课文就应该重视文章的结构,至少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应该块状出现,让学生了解此类文章的结构。喻老师从课文主要内容入手,理清文章三块内容: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人们拜月。然后直奔主题:嫦娥不吞仙药,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嫦娥吞吃了仙药,又是怎样的结果?学生从不吞仙药会民不聊生体会到嫦娥奔月的意义所在,牺牲的价值所在;学生又从嫦娥奔月的凄美在脑海中树立了嫦娥为民造福的美好光辉形象。教者此时引导学生思考:既然写嫦娥奔月,为什么要写后羿射日、人们拜月呢?学生自然体会到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人民永远纪念嫦娥,祝福嫦娥,进而领会期盼万家团圆、国泰民安的思想。整堂课浑然天成,抓住故事类课文的结构和主线,充分还时间、空间、结构、提问权、评议权给学生,,学生有主动活动时间,生成资源丰富,教师对新资源有敏感性,开放具有合理性、发散性、深刻性。真是精彩的一堂好课!这不是一日之功!我在深深佩服喻老师的同时,也暗暗对自己提出了要求:别的暂且不管,准确把握教材还是一个教师的最重要的基本功!先把这个学起来再说!学象样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