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学频道>>语文>>教师发展>>四书"杂谈>>《论语》篇>>文章内容
漫谈幸福
发布时间:2007-02-28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漫 谈 幸 福

                                                                                局前街小学  冯静燕

有人感慨:人的一生,不过是从漫长岁月中借来的一点时光,如何让平凡的生命成为不朽?可我感觉,我也许无法达到一种不朽,但我至少可以让我的生命,让我的时光过得幸福!作为一代圣人,孔子,一尊中华民族的伟大圣碑,一种中华儿女的永恒信念,他与他的《论语》,是否可以给于我更多的幸福启示?

《论语》不是高深的,不是高不可及的,它在用人世间最简单、最朴素、最温暖的、也是最基本的东西影响我们。孔子,更在遥远的千年,温暖地微笑着,注视着,引导着我们在千年之后的今天能够找到个人的坐标,赢得心灵的幸福与充实!

关于做人。怎样的一个字能让人幸福一生?圣人曰:“恕!”的确,我们得记住这个字!“恕”,即宽容。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别让自己的心灵过不去,别总在反复咀嚼别人的过失中不断地伤害自己。陶渊明归隐田野,自己过得快乐,同时让多少人内心都向他一样充满了一个美好的理想,一种高尚的追求,一片纯净的乐土!人的高度有限,但我们的心可以无比的辽阔!该放下时且放下,也就给自己留下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我想,那就是一片幸福的天空!

谈到做人,常有人谈及“仁者”、“智者”。何为仁? 圣人曰:“爱人!”何为智?又曰:“知人。”多么简单,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去繴。可谓仁之方也!”在你最近的地方有人遇到困难,你就弯弯腰,伸伸手,帮帮他吧。自己感觉快乐的事,就多做一点;能够在这个社会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那就多做一点;能够每天微笑着面对身边的每一位学生,那就不要担心眼角是否会增加几条岁月的痕迹。即使有,我想它们也应该是幸福的使者!“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给予,更能让人得到内心的快乐与幸福感。

谈到做人,又不由地想起了薛涌的《<论语> 与橄榄球》一文,想起有子那段著名的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作乱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作为美国三大球之一的橄榄球,体现了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全队有明确的统帅,讲究队形,队员必须步调一致,犹如希腊的方阵,离开了集体,个人再大的本事也难以施展。而这种全队必须像一个人一样的集体精神,光有技术是不够的,需要服从“家长”的安排,需要前辈的传授,需要尊重教练,尊重高年级的前辈,这不就是千年前有子所说的“孝弟”吗?橄榄球队胜利的呼喊、跳跃与眼泪,是他们幸福的收获!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具有团队精神,《论语》的这段话应该是一种力量,一种姿态,成为我们内在的涵养 ,它给于我们“大家”、“小家”的幸福组合更多的启迪!家,温暖的,有家的人,幸福的!愿我们都是幸福的家庭成员!

……

读着《论语》,谈着《论语》,我不禁愧然!做人也罢,做学问也罢,做人老师也罢,为人父母也罢,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观心灵太少,关注自己太多,考虑别人太少!其实,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幸福,与物质无关,与内心相连,它应该是我们心中的一份禅意。找到自己内心深处所最需要的东西,让一切都溶于人的心灵!相信:幸福总在坚持中如约而至!!

圣贤是典籍,圣贤不是典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