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德育园地>>少先队之窗>>文章内容
浅 谈 班 级 文 化 的 建 设
发布时间:2005-04-1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谓班级文化,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将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班级文化的建设方面,我们作了一些尝试:

一、美化教室环境——环境育人

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奋发向上。优美的教室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我们学校非常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教室是孩子学习、生活的天地,每次布置环境,都由他们策划,全班参与:学生会用自己种的花草或是制作的风景画来点缀教室,会将自己的美术、劳技作品等作品拿来展览,板报更是他们施展才华的地方。他们还会在墙上张贴积极向上的标语,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黑板是一块值得利用的阵地,学生坐在教室里,一抬头便会见到它,我们便作了有心人,各班根据不同的特点,在黑板上开辟了不同的栏目,或推荐一首小诗,或送上一段知心话,或写下几个近期需达到的目标,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

例如五(2)班在上学期,针对班级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制定了三个目标:学好英语,遵守纪律,积极发言。并在黑板的角落写下了这三个目标,同时也将发言的好处写在了黑板上,具体内容有:激发兴趣,开动脑筋,锻炼勇气,检验见解,训练口才,培养自信,增进友谊,提高效率。围绕本学期的班级目标,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班内学生组成互助小组,围绕总目标,各小组制定分目标开展活动,利用班队课、夕会课等阵地每周进行考核,交流,及时鼓励,在互动中成长。黑板右边的最下面是夕会课学生主持的栏目,每天夕会课的内容一目了然,还督促学生精心准备,内容丰富,不仅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更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健康有益的内容为良好班风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记得有一阶段,我们5班学生特别迷恋类似《乌龙院》等漫画书,往往看得课不想上,作业不想做,其他书一概不看。家长反映如此的看课外书影响了学习,我也感觉到了。于是,我们利用夕会课开展了系列讨论,根据实际情况,将黑板上的栏目进行了调整,将“轻轻地告诉你”里的内容换成了关于“多读书,读好书”的名言,开辟了《好书推荐》栏目,由学生和老师共同推荐好书,利用班队课和夕会课进行好书介绍。我还在黑板上留下一角向学生推荐有些电视栏目和优秀电台节目,如:少儿频道周一晚上630分的《读书》栏目。 还定期交流读后感和观后感。黑板的小栏目发挥了大作用,几周下来,情况大为改观,关于如何读好书的讨论,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如何读课外书进行了指导,学生读好书的热情空前高涨,看着《好书推荐》栏目中的内容不断更新,听者可与交流话题的改变,我真高兴。

  二、创建精神家园——活动引路

班级文化教育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各种活动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 创建丰富的精神家园,用丰富的活动引路,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学生从各种系列活动中,不断得到艺术的熏陶、哲理的启迪、榜样的激励,从而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五(3)班的马老师以《小学生的十个好习惯》为抓手,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责任心。坚持以评价营造良好的舆论,引导学生积极发展。他们坚持每周评听课质量高和作业质量高的金牌,评选一周进步奖获得者,发给喜报,以资鼓励。每月评一次淑女、绅士,只要在各方面努力有进步者,先自我申报,然后由师生共同评议,获得大多数同学的认可,都可获得光荣称号。 活动开展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听一听来自学生的报道:

五(6)班的何老师坚持以好书引领,坚持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老师的督促、激励相结合,营造良好的班机氛围,培养学生的上进心。

五(1)班的袁老师充分利用好夕会课这块阵地,坚持由学生主持,设立学生喜爱的栏目,围绕学校的感激教育,开展活动。有“说说身边的感激故事”,交流“感激日志”,围绕话题展开讨论。学生还热衷于记感激日记,记录下身边出现的点点美好时刻,涓涓细流般的美好语言倾吐着孩子的心声,而来自于孩子的话语,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教育着每一位孩子。(推荐一篇学生日记)

三、增强自我意识——舆论导向

五(4)中队积极利用网落阵地营造班级文化,经过全体队员出谋划策,集体商讨后确定了“向日葵朵朵”、“麻辣串串烧”、“星星知我心”、“智力大冲浪”、“开心加油站”、“小眼看世界”、“向日葵动态”等八个栏目。在这里,不仅有同学们的自我介绍和优秀习作,有本中队活动情况及队员的收获、感言,有师生间,同学间,与心的交流,有队员们为班级活动出的金点子,还有许多丰富的课外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自从班级网页正式改版后,学生们参与的热情极高,几乎每天都有数篇稿件发送到网页上。通过交流。集体的凝聚力增强了,学生主人翁意识也提高了!良好的舆论引导同学们积极向上。

  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贵在坚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