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德育园地>>少先队之窗>>文章内容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发布时间:2005-04-1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各位班主任老师,大家辛苦了!开学一个多月以来,学校中工作最繁重和最复杂的就是在座的各位班主任,这个岗位超越时空,从早上7点左右到晚上5点,大家一直在辛勤工作,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正常的学习活动中,开学至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和精神面貌。

综观三月份的班主任工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以下三点:

一、逐步改变班级工作“共性有余,个性不足”的状态。

以前,我们注重了班级工作的目的性、计划性的一面,看到了学校整体工作对班级工作的要求。班级工作总是在学校德育、少先队工作计划统一安排下开展,重心停留在完成上级行政部门布置的任务,班主任只是执行者,而忽视了教师主动性智慧性的思考与实践。本学期,我们通过《班主任研究记录》,逐步改变这种状态,班主任从研究班级现状开始,开始学会自我构建班级建设目标,规划班级环境建设和制度建设,开始思考哪些活动适合本班学生,学生是否喜爱这样的活动等等。逐步在规范共性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和自身的特点,发展班队集体的个性,给我们描绘了局小班级建设“各领风骚、万紫千红”的美好前景。待会儿许嫣娜老师就这方面的问题将与大家作深入探讨。

二、注重细节,研究对策,积极引导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开学以来,大家积极落实学校德育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局小学生一日常规”要求,以“星级中队”评比为抓手,紧抓学生的养成教育。班主任能够偕同教导处、大队部、任课教师等有关方面进行共同管理,对学生提出共同的严格要求,进行全面的文明行为规范的培养和训练,为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为了积极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理能力,同时解决校门口拥堵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低年级学生放学按规定地点接送的要求。我们关注到,一、二年级学生放学的情况较上学期有了可喜的改变,我们的学生排队走出校门,任凭家长在门口招手,也不离开队伍,直到规定地点才解散。这全靠班主任做了细致入微的教育引导工作。我亲眼看到许多一、二年级老师认真护送学生队伍走到规定地点才转回,这里面有我们的老教师,也有我们的中年教师,更有我们的年轻教师,特别感动的是尤明华老师脚不好还坚持护送出校门。我也亲眼看到吴秀萍、邓方红等老师把擅自走出队伍的孩子招回,并告诉家长应该在规定地点接送。虽然由于很多客观原因人行道上给我们的孩子留下的通道很窄,但孩子们井然有序的放学队伍丝毫不受影响。我想,这些正是班主任们认真研究现状,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才使我们校门口的放学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变。

其实,班主任工作的琐碎,正是来自于需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细节,而教育工作无一不是从细节上入手的。关注细节的班主任更善于利用教育契机,把握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每一次,在红领巾广播、红领巾电视播放过程中的巡视,我都可以看到许多班主任除了组织全体学生认真收看收听之外,还能及时进行点拨引导。这只是学校教育中一个很细小的环节,而认真对待这个细节,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同时,如何引导学生早读,如何引导学生午餐后在室内休息,如何使下午的值日生工作高效有序,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注重分析班级现状,注重研究学生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习惯。这个,我们将在下一个月的班主任例会上作专题研讨。

三、显性的班级文化建设已初具规模,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内容的班级评价体制已崭露头角。

我们在座的很多班主任都有意识的去创造这样一种环境,“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营建丰富多彩的班级物质文化。有些班主任把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建设的评价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导向功能,促进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反思习惯的养成,在互动中推进班级建设。待会儿我们请薛娴老师做主题发言。

四月份工作重心:

一、巩固养成教育成果,探索学生养成教育的科学方式。

譬如说:早晨、中午、下午几个时间段,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早晨一进班就抓紧时间进行早读,中午午餐后能在教室里安静的休息,下午的值日生工作高效有序等等)每个年级组,每个班主任要学习有关理论,积极研究对策,采取有效措施,细心引导,而且要常抓不懈。在此基础上,特别要引导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金东旭老师将为大家做专题讲座。

二、认真组织实施体育节和春游活动。

体育节是学生自己的节日,学校的体育节方案只是构建活动的骨架,需要各位班主任创造性地、个性化地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成为主体,自主设计方案,张丽东老师将就班主任老师如何具体的指导学生参与活动的方法,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三、建立多元化的班级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成长。

在传统的班级中,学生在校主要从老师那里获得评价,老师的评价左右全班的舆论。其实这样做,削弱了学生独立评价能力的培养,削弱了学生对同学间相处和班级生活中各种关系和事件感受的敏锐性和评价能力,使学生自我意识和评价能力的发展受阻。

解决策略:

“一事一评”,阶段推出班内多种“明星”。是指某一阶段中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或成绩进步的学生,“明星”必须是一事一评的,但评价的标准是多元化的,阶段推出,才能反映班级动态的变化,形成班级内“星光灿烂”的局面。

建立每日一评的制度。主要是在夕会课上进行,同时,我们设计了班级花絮,每日由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值日班干部共同完成记载情况,主要是勾勒出班级日常生活最基本的状态,记录班级成长的轨迹。

~三年级要把成长档案袋评价作为常规工作,建议学生每月交流一次。现在的《成长的脚印》的试点初见成效。学生很爱写,写得也很精彩,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而取得成效的原因是:试点班的班主任很重视这项工作,每天必查,并且认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积极地思考,细致地做好指导工作。

总之,我们要在三月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提升班队建设的实效性,通过班集体这块育人的沃土,培养局小学生特有的形象素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