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16日,新出刊的《中国教育报》在第二版的显著位置刊出了题为“让孩子学会‘感激’的德育探索”的报道,报道以“学校德育100例”的形式,介绍了局前街小学的“感激教育”的实施策略,并称赞局小实施一年多的“感激教育”“让学生、老师、家长共同获得了道德的成长。”与报道同期刊出的还有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同志的点评,他说:局前街小学“基于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基于对感激问题的深度分析”选准了德育的切入点;局前街小学“形成主题教育的系列、向活动方式变革的深入、向课程的深入”的“感激教育”的实施措施和做法“形成了教育的冲击力、感染力”;并且提出:“感激,反映并体现着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感激总是与理解、良知、责任感等联系在一起。不会感激,就不会善解人意,不会理解他人的关心与帮助,就不可能有责任感。”
该篇报道的作者是《中国教育报》的记者戴嵩松和通讯员刘源春,他们在得知局前街小学实施“感激教育”后,多次与学校联系,观摩了活动,一起参与了讨论。本次,他们又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帮助局小对“感激教育”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报道刊出后,局小教师争相阅读,并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报道引领了局前街小学的反思,增强了教师实施“感激教育”的信心。
局小“感激教育”受到《中国教育报》青睐
发布时间:2005-03-2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潘小福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