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气质儿童不再“困难” |
来源:大洋网 个案一:5岁的小亮是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刚到幼儿园时,每次当爸爸妈妈送他到门口时,他总是要紧紧地拉着爸妈的手,爸妈走了,他也总是要静悄悄地流泪半个小时,当别的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蹦蹦跳跳玩的时候,5岁的小亮却总是安静地坐在窗口前,默默地注视着。这种现象持续了半个月,小亮才慢慢适应了。老师的感觉是:小亮可能在情感上有某种不安全感。 儿童气质具有两大特征 一般认为,儿童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两大特征,气质的稳定性体现在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气质特征总是保持相对稳定。一个儿童在其婴儿期所表现出来的气质特点可以维持整个一生,活动水平低的孩子可能一生都表现出安静的特点,这是由气质的遗传决定性造就的。但气质并非完全由遗传决定(有关研究认为气质的遗传决定性大约为50%),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气质可以发生一定的改变。一个低适应的孩子通过环境的塑造或行为治疗,可以变得能够逐步适应,缺乏生活规律的儿童在有效的训练下可以变得较有规律,这就是气质的可变性。 教养如何与儿童气质配合 气质是行为方式,因此,儿童气质与儿童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儿童行为受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和自身调节因素所影响。一个生理功能缺乏规律、反应强度高的“困难气质”婴儿,如果有一个热情好动、精力旺盛的母亲,尽管孩子睡眠、进食没有规律而且照顾稍微不当就立即大声啼哭(困难型),但妈妈却觉得孩子生命力强,在每天的忙碌之余,让她体会到为人母亲的乐趣,那么这个孩子就能得到很好的身体和精神发展。相反,如果配合不良,则一个拥有“容易”气质的儿童也会成为一个麻烦不断的孩子,出现种种的问题行为或行为障碍。可见,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妈妈还是那个妈妈,而孩子却是一个生活有规律、反应强度低、对刺激不敏感且胆小的孩子,则妈妈可能会认为孩子脑子有毛病,并尝试不断刺激孩子导致孩子出现烦躁不安的情况。这样的例子在儿童保健临床实践中是不难见到的。儿童气质与环境的配合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
困难气质儿童不再“困难”
发布时间:2006-10-1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