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家长频道>>家校互动>>文章内容
了解孩子对学习的抗拒与需求之迷
发布时间:2007-06-0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在抚养子女的问题上,有不少家长会这样想:孩子还小,他不懂什么,就知道吃、喝、玩,把孩子抚养得白白胖胖,想玩什么就让他们玩什么,就可以了。孩子上学了,家长更多地去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很多家长看来,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仿佛他们的问题就越来越多。

  其实,并不是孩子越大,给家长带来的问题就越多,而是家长往往在孩子童年时期忽视了孩子的心理辅导,我们过多地去关注孩子的行为,紧紧盯着孩子一个事情的对错,一个方面的优劣,过分关注专长。

    孩子的行为是木,他(她)的心理特征是林,家长要去发现孩子内心世界的那片树林,孩子即使再小,也有自己的人格特征,把握好孩子的性格特征、心理取向,才能给孩子塑造出良好的心理素质。

孩子抗拒学习的心理之谜

  有个六岁的女孩,在幼儿园上大班,可是她偏偏喜欢去小班上课,她不愿意学习,就愿意和小班朋友一起玩。

  还有很多孩子不喜欢课程学习,抗拒学习......家长给孩子买很多礼物,给很多物质刺激,或者用语言训斥,这些能制止孩子抗拒学习情况的发生吗?不能,因为你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孩子得很多,我们需要发现孩子这个现象背后的心理秘密。

【孩子对学习的身心需求】

  孩子对学习的身心要求包括:生理及活动的需求;被爱、被关怀;归属感;自尊心;好奇心:成就感。形成一个金字塔的结构,从下到上,表示的是先后顺序。

  (1)缺乏爱,学习难出色

 

  按照这个,首先是被爱与被关怀,孩子的学习和思考就像一扇门,当孩子觉得自己缺乏安全感、缺少关怀的时候,这扇门就会关闭。

(2)棍棒之下不出好成绩

  孩子总会在学习中犯错,比如做错了数学题,有的家长很恼火,教给孩子正确方法,对孩子讲:你懂不懂?孩子答:懂了。家长很负责任地说:你会不会了?孩子答:会了。家长终于长舒一口气,可是发现孩子依然会做错了题。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家长训斥时,孩子的回答并非出于内心,而是应急的机械性反应。孩子并非明白了家长的指导,而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应付家长,进行自我保护。所以,棍棒下面出不了好成绩,训斥对提高孩子成绩没有任何积极帮助。

  (3)对孩子不要赞美,要鼓励

  成就感对于学习非常重要。孩子的成就感是外在对他的支持和认同。但是要注意赞美和鼓励的区别。

  A。赞美孩子是消极的,因为:

1.着重外在评价,会让孩子过分依赖他人评价;

2.教孩子和别人比较,只为个人的目标而努力;

3.孩子为得到称赞而努力表现,会错误地认为自己的价值是取悦别人。

4.若得不到称赞,容易因放弃而失去信心。

  B。所以我们鼓励孩子,方式:

1.着重内在评价,肯定孩子自我能力的发挥;

2.帮助孩子肯定自己的价值,知道自己的贡献;

3.借外在的肯定与鼓励,形成孩子内在的动力,进而培养主动负责的习惯;

4.引导孩子从自我肯定中,提升自尊与自信,建构正向价值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