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归是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有的父母一旦发现孩子的毛病“屡教不改”就不能容忍,常常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专家指出,家长这样做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改正坏习惯,相反,还会影响亲子关系。如何才能帮助孩子纠正坏习惯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方法1:表现宽容的态度
也许有些坏习惯孩子自己也不喜欢,但他又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做已经习惯的事。所以,父母应对孩子抱以宽容的态度,在帮助他改正缺点的时候,就要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他的问题。
鼓励永远比批评有效,哪怕孩子只有一点点的进步,也不要吝啬你的表扬,父母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会意的眼神都会让孩子受到莫大的鼓舞。
最好不要拿他与同龄的孩子相比,重要的是孩子过去的表现和他现在的行动。对于偶尔的退步你也不要表现出失望,相信孩子可以战胜自己的坏毛病。
孩子有了坏习惯,即使是“屡教屡犯”,大人也不要抱有成见,感到孩子不可教化。因为这种态度会伤害孩子的动机,这就不仅不利于纠正孩子的坏习惯,也不利于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成长。
也不要在心理上给孩子压力。虽然孩子看起来天真可爱,但他和我们大人一样能感觉到环境或别人给他的心理压力,这样的压力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行为并改正,所以要尽量为孩子减轻心理负担。
方法2:善于抓住时机
引导和教育孩子摆脱坏习惯要适时。因为很多小孩子的坏习惯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家长可以在孩子坏习惯出现后立即进行纠正。
例如发现孩子不洗手就吃东西时,要及时给孩子讲明“病从口入”的道理,并督促他洗手。当孩子再吃东西时或许就会想起了上一次妈妈(爸爸)的教训。对于孩子的进步,你也要及时地表扬他。
在教育孩子时,同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时间或时机,发挥的效果是不同的,有时甚至会截然相反。以下是一些专家的建议,家长们不妨一试。
(一)生日时
对孩子来说,生日是最难忘而又愉快的日子。父母为孩子准备生日礼物和美味饭菜的同时,不要忘了生日赠言。生日赠言,既可是书面的,也可是口头的。赠言应使孩子明白一些道理。
(二)就餐时
就餐时,就从小教育孩子珍惜粮食、菜肴,使他(她)明白饭菜来之不易的道理。让孩子在餐桌上学会礼貌和谦让。
(三)交际时
应利用家庭交际的机会,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热情、大方的交际素质。
(四)旅游时
给孩子讲解名胜古迹来历或故事的同时,有意识地教育孩子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不要攀折花枝、乱涂乱写、用食物或脏物投掷动物、乱丢瓜皮果壳。
(五)家务劳动时
培养孩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可从他(她)三四岁时教其干诸如洗手帕、铺床、叠被、扫地等入手,然后随年龄增长而“加码”。
(六)有成绩或过错时
孩子有了成绩,在鼓励的同时要让其看到不足,从而激励其更进一步;有过错,应帮其找出原因,分析危害,并“约法三章”,使孩子养成知错即改的好习惯。在教育孩子时,同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时间或时机,甚至发挥的效果是不同的,有时甚至回截然相反。以下,是一些专家们的建议,您不妨一试。
(七)新学期开始或进入下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时
此时,孩子会有一种新的学习意识或学习动力,家长若能注意因势利导,会旗开得胜,事半功倍。
(八)享受成功喜悦时
每当孩子取得成功时,家长在祝贺的基础上,对孩子进一步提出明确而具体的高要求,孩子会以此为目的,自觉地去努力,去奋斗。
(九)对某一事情怀有浓厚的兴趣时
只要这种兴趣是正当的,家长都应尽自己的力量在物力、财力、时间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一些发明家、科学家就是这样产生的。
(十)有较大的集体活动时
应积极支持孩子参加,以培养其遵守纪律,加强集体观念。
方法3:发挥榜样的作用
虽然玲玲是个女孩子,可是她有着男孩子一样的坏毛病:邋遢,不爱收拾。尽管爸爸妈妈不知批评过她多少次,玲玲还是我行我素,小房间仍旧一塌糊涂。暑假里,妈妈把玲玲的表姐方方接来。方方是一个爱整洁的小姑娘,玲玲的小房间总被方方表姐收拾得整整齐齐。暑假过去了,爸爸妈妈惊奇地发现,原来那个邋遢小姑娘不见了,玲玲变得和方方一样爱整洁了。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时候家长针对小孩子难以改正的坏习惯,不妨在平时生活中为他树立一个榜样,天长日久,坏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就改正了。
方法4:利用故事改缺点
批评、教训并不是纠正孩子坏毛病的唯一方法,因为孩子自我认识能力还不完善,有时候家长一味地批评,而不给孩子举例讲明为什么,孩子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不愿听从家长的教导,反而会强化自身的坏习惯。
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不妨通过给孩子讲故事、念儿歌等寓意形式,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缺点。
方法5:循序渐进效果好
家长需要明白的是孩子的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因此纠正孩子现有坏习惯,家长的要求不能太高,要切合实际,也要有耐心。不要指望孩子在短期内把坏习惯完全纠正过来。
家长要多一些宽容心,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只要孩子每次都有一些改正就可以了。在一些情况下,以前的坏习惯可能又会在孩子身上反复出现,其实这也是正常的,家长不必操之过急。
方法6:转移注意力
当你发现孩子的坏习惯始终“屡教不改”时,千万不要认为是孩子在故意违抗你,也许孩子自己还没意识到又犯错了。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喜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当你发现孩子又在咬自己的指甲了,你可以让她帮你打扫打扫房间,这样孩子会忘掉自己刚才的行动。
如果你是一位细心的父母,还可以在家里显眼的地方,贴上一些简单明了的提示图画,时时提醒孩子。时间长了,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忘掉自己曾经有过什么坏习惯。
纠正孩子不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家长持之以恒及家庭各成员的配合,同时家长也不妨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如果发现自己正是孩子的“坏榜样”,那就需要你和孩子一起改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