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文章内容
“小创造,大想象”——常州小学信息技术3D打印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17-11-1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11月10日,常州小学信息技术3D打印教学研讨活动在局前街小学举行, 本次研讨活动由局前街小学虹景小学秦赛玉执教《小小外星人》,王伟老师执教《我的饼干我做主》,红梅实验小学袁园老师执教《我的梳子》,雕庄小学芮清老师执教《虚拟货币》,四节3D设计课。

四位老师在课堂上把知识的传授过程向学生自我构建过程转变,带着学生头脑风暴,从设计到制作,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建构模式、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充分的体验到了新科技带给我们生活的无限乐趣。四节课课虽然教学侧重点不同,但教学指向相同,教学过程一样的扎实到位,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异曲同工。给参加研讨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课后,市教研员朱世周老师组织了研讨,四位老师分别谈了课的设计和对对3D打印进入信息技术课堂的一些理解,

秦赛玉老师认为:开展3D打印课程三年多,会更多的会思考 3D打印教学从综合学科角度切入,于教育,它的意义是什么,软件的选择很多,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新技术与学科的融合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能体验到的造物的趣味性,项目合作学习所能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等综合素养,技术学习的能力以及渗透着的家国情怀。

袁园老师:本节课从传统特色出发,从常州特色的梳子开始介绍,孩子们使用简易好用的三维设计软件,结合学生生活,自行设计一把个性化,时尚感的梳子。为小型项目学习做了一个小尝试。

芮清老师:《虚拟货币》一课,从3D设计虚拟货币出发,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打开3D魔术师建造之门。在学习中,学生围绕项目,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逐渐掌握了布尔加、减运算,建构起三维立体结构。不同于成人学习3D建模软件,在小学生3D创意设计课程中,培养学生熟悉操作技能,深入掌握核心知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不断尝试和探究,不断完善和改进。3D创艺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鼓励创新和造物。

王伟老师:随着3D设计和打印的软件和硬件的普及化和大众化,正在迅速发展。随着3D设计和打印成为大众化的技术,进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体验新技术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设计的实际意义的,今天的课设计角度就是从生活实用出发,小设计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本次教研活动是对新技术进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一种尝试,也是教学思想的一次碰撞,这种全方位的探讨,希望能为新形势下信息技术课堂带来一些活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