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智慧课堂,是局小数学组稳步探索,逐步常态化的系列研究项目。5月22日下午,天宁区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本部)召开,局前街小学数学组以两节有趣、有意思、有思考的数字互联研讨课呈现出近期的研究成果。
首先,我校黎媛君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练习课》,温柔的黎老师结合前天学生的家庭作业逐一分析,引导学生总结长、正方形单元学习内容与应用方法,借助数字平台的大数据处理功能,通过实证分析,提供学生课堂必做与选做问题,使课堂差异化学习成为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进度。一节丰富而有个性的练习课,让学生既有知识的收获,也有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提升和培养。接下来,刘美娟老师给听课老师们呈现了一节《分数认识的练习课》,刘老师通过主题图与精选问题,借助选一选、拿一拿、画一画、比一比等丰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单元内容,通过对比、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另一会场上,解放路小学的《算24点》,第二实验小学的《因数和倍数复习》同样精彩,启发着每位参与活动老师的思维。课堂教学观摩展示后,就是理论与实践的提升。活动由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邓炜老师主持。
首先北郊小学徐青校长向大家介绍了一组实用性的数学小软件和各种适合数学学习的app,速算盒子、狸米学习等帮助我们打开的数字化学习的视野。接下来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管雪枫主任对数字化教学经验进行了介绍,他强调了数字化学习推动的两点建议:一是信息交互;二是实现平台、APP、软工具的引入与融合,让每一位老师都受益匪浅。
最后邓炜老师总结,她带着大家深思:“数学化的数学课堂改什么,变什么?”由此提出四点想法:一是基于网络的个性学习;二是基于平台的分享学习;三是基于实证的联系与分析;四是基于技术的优化学习。邓老师特别强调,小学数学数字化学习要注重数学性、体验性、双主体性、以及情感性。
相信在进一步理清思考、扎实实践、集中研修与指导下,局小教育集团的青年教师都能进一步清晰数字化学习的实践范式,增加师生交互,丰富与改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