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文章内容
聚焦课堂范式,关注融合创新 ——局小科学组主持“互联网+时代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活动
发布时间:2016-12-26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追求和信念就是冬日催醒春天的嫩芽,一旦有春风的召唤,它便成为一道绚丽的风光。”隆冬时节带着丝丝寒意,但我们小学科学老师的内心依然是烂漫的春天,这源于我们对科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那份执着和追求。12月23日上午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报告会在天宁区试点学校博爱小学隆重举行,来自我市乃至全省一批怀揣梦想的弄潮儿因为“互联网+”走到一起,一起走上追梦的研究之路。

活动伊始,项目总负责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副校长耿群志老师就项目提出的背景、研究目标、内容框架和项目的创新之处以及项目进度向与会老师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她也从操作层面向大家介绍了小学科学“物质世界”和“地球与宇宙”两个领域的科学探究类范式的初步思路,为我们后续的研究给予接地式的引领。紧接着项目合作校丽华二小陈秋艳老师向大家谈了一些近期的实践与收获。作为一所新村小学,项目实施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些课的变化,更使他们将目光从关注有效教学转向聚焦课堂变革。从每位学生享有更优质、开放的教育资源,享受公平和乐的成长环境,再到互联网+时代生态课堂的构建,项目实施使科学教学从平面走向立体。

局前街小学科学组作为常州市小学科学的领头雁永远立在改革的潮头。经过他们组的智慧引领和合作校的群策群力,从今年6月初项目论证到现在,该项目的研究已经从迷茫逐渐走向清晰,并一步步扎实有效持续推进。今天由李波老师给大家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研究课《看星座》。她一直致力于基于“互联网+环境”的课程研发,从立足学生的认识、呈现资源到课堂的有机互动和深入探究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在今天的课堂上,她一改传统课堂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利用“尚学”智能化学习平台给学生自主探究、多向互动的活动空间,帮助孩子们建构“星座”的概念,感受认识“星座”的意义,寻找“星座”的内在规律。利用互联网模拟和实物的模型来进行解释,帮助孩子们把遥远、抽象的星空变得那么近,特别是二十四小时和四季北斗七星位置的模拟演示,更加直观的让孩子发现:观察的角度和参照物的不同都会影响观察的结果。

智能设备的普及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给我们教育带来一场变革,红梅实验小学的陈文佳老师从智能手机上的APP中得到启发,他利用“声级计”和学生开始了一场孩子最熟悉也最陌生的科学探究—《声音的强弱》。他从情境出发,让孩子们感受操场和教室两个不同地点的声音,给孩子们产生思维的碰撞点:为什么教室的学生少而感觉到声音大?教师的追问:大多少?让孩子们意识到科学、精确测量的必要性;通过QQ群资料的自主学习APP的使用方法更是关注到了孩子们学习的层次性;他让学生根据探究任务单设计对比实验,并让孩子们通过QQ群相互进行线上交流研究方案的设计,有效地利用了课堂教学的时间。陈老师淡定、睿智使整节课的探究活动变得更加的有味和有效。

在研讨环节中,区教研员唐剑老师认为:“互联网+”不是技术的“叠加”,而是基于技术的理念的“进化”;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真正成长的不是项目,而是教师。项目的实施会让我们小学科学课堂的资源更丰富,呈现更立体;课堂更有生成性,实验操作更有效率;学生学习实现了线上线下、课前课后的融通。今天的研究课无疑充分体现出了研究者们不断追求完美的执着信念。

最后,耿校长再一次就项目研究的思路和目标与大家进行交流,听取老师们的建议,让我们的研究成果更加平实和有效,更具操作性和推广性,让与会者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收获满满!

IMG_20161223_111238.jpg

QQͼƬ20161225202551.jpg

39684a6aee8cbcdd.jpg

70da69894211d2f2.jpg

QQͼƬ20161225202516.jpg

QQͼƬ20161225202523.jpg

IMG_20161223_113503.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