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下午,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应用项目”专家组,中央电教馆蔡耘副馆长、章雪梅处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蒋鸣和教授,江苏省电教馆尤学贵馆长、徐晓梅处长、高明亚老师,一行六人来局小进行“数字化创新项目实施”调研指导,常州市教育局沈梅副局长、信息处熊青云副处长,常州市教科院朱志平院长、潘小福副院长、陈佩尧老师、天宁区教育文体局陶建平副局长、信息中心管雪沨主任一同参加调研。天宁区教育文体局李伟平书记、校长、姜明红副校长全程陪同。
“什么放置的种子萌发快?”“种子倒着放能长出来吗?”“小草怎样喝水?”“蚕卵怎样孵化?”“茎是怎样输送水分的?”局小的学生通过延时摄像,把种子每分钟的变化过程用图片保存在电脑里,经过电脑处理后,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清晰完整地看到种子各种位置萌发的过程等问题的研究。科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但平时的科学探究学生一般只是动手实验,然后撰写实验报告,有许多的探究受条件限制只能纸上谈兵。但在局前街小学的科学课堂上,学生利用数字化平台让计算机记录实验数据,统计数据,从而能保障结论得出的科学性,体验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怎样搭配饮食和运动才算健康?”学生们在电脑上的一个虚拟实验室里,输入自己设计食谱及运动计划后,屏幕上就会出现六个月内的身体胖瘦健康情况。“食物营养”一课是小学科学课程中四年级的内容,以前学生们通过实验分析食物营养成分后,能根据食物金字塔的提示,设计出营养均衡的食谱,也就完成学习任务了。设计的食谱也只能大致看出晕素搭配,至于食谱是否真正健康,就不得而知了。局小的科学课堂利用鸢尾花虚拟实验室软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认识热量,体验热量。对自己设计的食谱是否真正合理,学生可以从模拟实验中的数据、曲线、模型人体的比照观察,计算出食物中所含有的热量及运动所消耗掉的热量,较客观地模拟分析出未来一段时间人体的健康趋势,解决了食物中的营养无法量化的问题,从而为学生学习如何均衡营养与运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这是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在数字化校园创新项目实施后实现的教育教学方式新突破。专家们饶有兴趣地听取了信息中心曹之杰主任的专题介绍以及科学组、数学组、英语组的研究故事,了解了几年来局小的数字化课程建设内容和活动情况,还观看了学生的现场活动,对局小师生良好的信息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多元化的数字化课程设置以及开展活动的热情和水平表示赞赏。
常州局前街小学从2011年下半年,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第二批项目实验学校,2012年年初学校启动“1对1”学习教学实践研究,同年加入江苏省基础教育百校e学习实验学校。2013下半年学校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数字化校园创新应用方案”申报答辩经过专家组评审并顺利通过并开展实践研究。本次专家组来校是对“戴尔数字化校园创新应用项目”作调研和指导,进一步帮助学校项目团队推进研究深度,引领研究方向。
目前,局小数字化教学实践已经在数学、科学、英语、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领域深入展开,并且创建了自己的学龙平台。目前,数学组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初步完成了小学阶段“数形结合”的教材梳理,形成了技术运用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整理。在此同时,老师们在积极使用各种终端硬件设备同时,还对目前可以使用的教学软件进行了全面整理,形成了可以在“数形结合”课堂中运用的软件课程包。建立数学化学习优质资源,开发并设计用于学生学习的多种支架工具,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全国数字化创新项目的实施,促进局小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上实现了深度变革。
调研中,专家们被局小每位老师的付出和努力所感动,对局小教师在数字化学习上的理念认识,表示赞同,并充分肯定了局小的实践探索。沈梅局长也充分肯定了局小在信息化工作上的成绩和努力,期待局小有更大的成功,并坚持自己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我们身处在一个指尖时代,面对不断更新的技术突破,如何运用新技术,促进局小的数字化学习从课走向课程,从教案走向课程包,从一个内容走向整体序列的系统设计,从有负担的技术探索到日常化的常规教学,调研中,每一位专家的意见都给了局小新的行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