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文章内容
局小教育集团2012暑期校本培训(二):构建信息平台 提升教师素养
发布时间:2012-08-2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2012年8月21日,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全体教师集聚中山校区,参加校本培训活动。这个下午的主题是“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构建数字化学习平台 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本次培训活动特邀市电教馆蒯超英书记作了《学习方式变革和数字化学习》的专题报告。精彩的讲座深深吸引了全体局小教师,大家产生了共鸣: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应该如何发展?

蒯书记从学科课程标准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入手,为大家充分展现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时代发展对教育变革的要求;通过广义学习与狭义学习、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对比分析,为大家分析了学习环境变化与学习方式变革的必然联系。蒯书记用案例与身边的小事,让教师们感性地认识到对于信息化的认同中,成长与儿童的差异,用“数字原住民”与“数字移民”形象地勾勒出教育视角与行为对现实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需求。

蒯书记认为学习方式的制约因素为物质载体与物质手段的影响。其文字的产生、印刷术的广泛使用、用技术学习的三个里程碑的分析,全面展现了时代发展对数字信息化学习的诉求。从“技术中学”向“用技术学”的视角转换,带来的不仅仅是形式与具体行为的变化,而更为核心的是学习理念、方式、路径、平台的多维变化,进而帮助学生融于技术,使信息化手段真正成为学习的有效工具。

蒯书记强调,构建数字化学习平台,教学必然产生结构性变革,这种变革转变存在于联结性的教学活动之中,基于数据挖掘的决策过程中。信息化必将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微课程的建设走入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质的变革。

最后李伟平校长对本次专题活动进行总结。他指出:时代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变革,顺应时代的特点,体现发展的契机,信息化革命背景下的学校教育需要通过量与质的变化,真正促进教学行为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今天的专题引领对于每一位教师都是一种丰盛的精神大餐,更是对后续教学环境、教师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质的变化认同,顺应时代的变化,将“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融入到信息化教育中,教育一定能迸发出新的激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