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4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届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本次活动由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主办,由无锡市北塘区教育局承办,活动展示了16个省共16节数学课。这届观摩活动开得热烈、隆重和紧凑。
第一天,江苏省教育厅周副厅长主持了一个简短的开幕式以后,就进入了教学观摩活动。三天活动的这16节课是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缩影。16节课数学课,有的令人耳目一新,有的发人深省,有的给人启迪……从16节课中,我感受着教学的创造性,被优秀教师的教学智慧深深地吸引着、感染着,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最后一天,我们还聆听了周玉仁教授“贯彻《课标》精神中若干问题的思考”的报告,她用具体的教学案例从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明确教师角色的定位;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改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对我们每一个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者来说是一次可贵的培训。下面罗列周玉仁教授“贯彻《课标》精神中若干问题的思考”的报告中主要的观点与大家共享。
☆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6个字:面向全体 尊重差异 主动参与 体验成功
☆ 明确教师角色的定位。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主导作用”的补充和发展。
2、教师与教材的关系:实施者、执行者、研究者和建设者。
☆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问题尽量从实际提出,概念注意从实际引入,在活动中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改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1、突出“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2、自主探索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