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在郑州市金水区举办了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课活动,本次活动,级别高、规模大,观摩这次活动的全国体育教师人数近四千人。作为参赛选手并参加这次现场教学观摩我感到自己非常幸运。下面我就这次的展示课的观摩,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的规定和要求,体现出“健康、运动、阳光、未来”的思想
这次大课间展示活动,反映了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金水区通过让课程成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源泉,让课堂成为学生演绎生命智慧的舞台,让学校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精心培养健康、快乐、自主自信的金水少年。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如:金水区柳林小学的《黄河腰鼓》、金水区纬三路小学的《乒乓变奏》、黄河路小学的《扇舞飞扬》、经三路小学的《棒球小子》。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中小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丰富了中小学校园文化活动,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实体现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
二、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本次观摩中,我一共看了6节小学课,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每节课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主教材学习完后,都会进行学生身体素质课课练,很有特色很有新意,为我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参考。如:王真强老师课中的鸭步走,小蛙跳。肖罗老师课中的最后静力性拉伸及瑜伽动作的练习。丁伟建老师课中的接力棒通过仰卧起坐进行传递等。
三、教学手段丰富,突破教学难点巧妙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开始参加这次比赛设计课的过程,让我充分体会到一堂好课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是多么的重要,需要我们动足脑筋,认真钻研。这次通过观摩我就发现了很多巧妙的教学手段,让我很是佩服如:王真强老师在解决手倒立练习时脚背绷不直的问题上采用笑脸小贴片的方法。陈大宁老师在教授正脚背运球过程中在鞋背上贴上即时贴来促进触球部位的准确,芦雪老师利用胯下垫小垫子的方法解决了学习纵叉的难题等。以上的方法充分体现了这些老师平时教学中对教材的深挖理解,对教学方法的探究与创新。
四、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水到渠成,体现学生主动性、合作性
在本次观摩中,每节课都能看出从开始、准备部分就为主教材进行了铺垫,每一次的练习都是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水到渠成。例如肖罗老师在障碍跑教学中,整节课中就没有出现任何器材,而是利用学生之间的配合,组成障碍物。在准备活动时,肖老师让学生分成四组在篮球场上自由慢跑,在慢跑中听到老师的哨声时,要求学生第一次,快速组合成“树枝”,进行“跨”的练习。第二次组合成“树桩”,进行“绕“的练习,第三次组合成“树洞”,进行“钻”的练习。看似简单的动作,但是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掌握了“跨”、“绕”、“钻”的基本技术。另外,肖罗老师整节课中,利用时间把握课堂节奏,增加了学生练习密度,加大了学生的运动量,提高了学生的体质。一直在强调教育的教育性原则,要互相谦让、团结合作,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合作性。顺利的完成了主教材的教学,最后进行障碍组合,学生乐在游戏中。
五、“能说、会做、懂道理”贯穿教学中
通过观摩和其他教师交流,发现这次展示课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到“能说、会做、懂原理”。例如:王真强老师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声说出技术的动作要领“推手、紧腰、顶肩、并腿”并让学生看展板加强学生的理解。还有梁庆群老师在教学中,也是让学生大声的说出要领“跑动方向、来棒方向、四指并拢、虎口张开”,知道为什么在交接棒时要做到错位通过——左右手交接棒。孙开萍老师的“四指并拢、虎口张开、掌心向上”等等。使学生做到了“能说、会做、懂原理”。
总之,在这次观摩中,我感觉不像以往的观摩教学课,可望而不可及。这次的教学课就好像是身边的老师在进行教学,做到了深化教学改革。把表演课变成了常规教学课,使观摩者能受到启发、学习和运用,明确了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如沐惠风,对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帮助很大,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