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视野>>教师沙龙>>文章内容
局小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2-09-04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八月十八号早,我打开局小一号教学楼三楼的会议室大门。满堂的新老师让我似乎在一秒间进行了一次身份的转换--哦,我已是一名教师!

     虽然与龙小的新进教师已是第二次见面,但对我来说还都是陌生的脸庞。于是,紧张随之而来。紧张接下来的交流与沟通,紧张将要面对的校领导与优秀教师,紧张对于我来说还是陌生环境的局小。

    开门声打断了我的胡思乱想,李伟平校长、李娜校长、张主任等几位老师微笑的走进来,好似春风,顿时让我温暖起来。脑中出现了和我以往所认识的校领导不一样的脸庞---哦,这样的气场果然是与众不同。

来不及多想,已经开始了每位教师的自我介绍。慌乱中,我简单的介绍了自己,只记得李校长微笑的看着我,此时的我眼睛里好像看不到其他的东西,只留下了那张笑脸。

   恍惚中,李校长开始了他的演讲。“知晓、理解、转化、创新”脑中印下了这样八个字。知晓局小的历史,理解局小的办学理念,理解局小办学的追求目标。对以往历史的总结与回顾,快速的融入与创造。李校长要我们向前发展,用我们这样的新生力量,去传承去创新。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李校长还说希望我们可以在这样一所百年老校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去竞争,实现自我的价值。

    这是一番简短却意义深刻的讲话,我在想,这样的一所名校老校,这样的一群“另类”的领导老师,这样的一个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环境,我能行吗?

没有太多的时间给我思考,我就被各位新教师对阅读体会的发言吸引了。对于事前发给我们的三本书阅读,每位老师都有不同的感受。让我想到第一天拿到这三本书翻阅时,我脑中的问号!

    从小学习的环境让我对教师产生了一种思维定势,就是严格严厉高高在上。如同书上所讲如此“和善、悦纳、睿智、大气”的老师是怎样的?在新教师交流阅读体会的时候,突然让我感觉到了这八个字的魅力。缺乏小学教学经验的我,在此刻才开始真正的“读”局小、“读”教师特质“读”李伟平与生命关怀!

    如果说刚才的交流发言让我紧张,那么分科培训时综合组耿主任的细致解释与讲解,让人不由得感受到这所名校,这样一群优秀教师给人带来的压力。从课前备课到教案编写;从上课前提侯课到上课过程中管理与组织;从注重小组的力量到建立自成体系的评价激励机制;从爱护尊重每一位学生到如何合理运用教学机智;从听课与听课记录到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从课外辅导、俱乐部活动到课后反思与考核。这样渐层深入的讲解介绍让我开始担忧,我能否适应这样高密度快节奏的教学生活中去?我能否快速的接受学科师傅对我的指点与教导?我能否胜任这样一个“和善、悦纳、睿智、大气”教师角色?

蒋虹老师、周亚军老师、戚秋月老师在下午的培训中的演讲逐步的打消了我这样那样的顾虑猜测与不自信。

    蒋虹老师--家校沟通的艺术,从六个方面生动易懂的让我对于这门艺术“另眼相看”,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其中“主动承认错误”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感触颇深。是啊,一位教师在发现自己的错误的时候没有及时的承认错误,没有及时的寻找最好的直接的办法去解决,那么将对学生、家长、学校带来怎样的后果,不敢想象。只有用开放的心态,虚心接受,有礼有节、保持距离,真心关爱、换位思考,才能够真正做到保持好家、生、校的关系。

    周亚军老师的发言对我影响最大感触最深。前面一直说到“和善、悦纳、睿智、大气”教师到底是怎么样的教师,是周亚军老师的故事让我明白并深深打动了我。心中突然有种想法,阅读三本书后我一直的疑问解开了--那就是要做像周亚军老师这样的教师。主动的融入到局小的大家庭来,主动的和优秀的教师沟通交流,主动的去关爱每一位学生。

    我记得周亚军老师在演讲中穿插了几个他自己亲身经历的小故事,让我身临其境好似就发生在我身上一样。当我听到通过周亚军老师的关怀一位被班级同学冷落的学生重新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重新融入到了班级的大家庭中去。这位同学在小学毕业后的某一天,再一次背着书包站在了局小的操场上时,我热泪盈眶。是怎样的师爱感化着班级的每一位同学?是怎样的生命关怀让这样一个孩子重获天真开朗的微笑?!那个瞬间印在了我的脑子里,到现在都挥之不去。

我想那样的感动,那样的触动将会一直伴随在我为人师的道路上。影响着我努力地去做“和善、悦纳、睿智、大气”教师,真正的用心去关怀每一位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课堂评价机制,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多点耐心,更多点关怀。制定我教师生涯的目标与规划,明确自己肩膀上的责任,用爱的力量教育每一个孩子。

    当我二十年后回首我的教师生涯,可以无怨无悔,也可以讲出一个个充满爱包含生命关怀的属于我的故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