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视野>>教师沙龙>>文章内容
参加2011江苏省师陶杯颁奖活动有感
发布时间:2011-12-3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参加2011省师陶杯颁奖活动有感  

 126 至 128日 ,我们学校一行三人来到了镇江,参加在镇江举行的2011年度江苏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推进会暨“师陶杯”颁奖活动。虽然这几天冬雨绵绵,寒气逼人,但在镇江实验高中大礼堂里却是暖意融融,气氛热烈!活动安排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既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又丰厚了我们的内涵。虽然活动只有短暂的两天半,但对我来说收获颇丰,印象深刻。  一、教师写作: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是美国小说家海明威说过的一句话。国家督学,原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老先生将之定为“师陶杯”获奖论文点评的主题,赋予了新的含义。他说:“为什么要‘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句子’,实际上就是找到了‘自己’,找到了‘个性’,并且能够准确而又生动地表达出‘自己’,表达出‘个性’。在当下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更具勇立潮头的现实意义和示范引领作用。”《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社长 金连平 先生评价时说:“教师在写论文时,一定要从自己的实践入手,从自己的研究入手,这样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    

二、教学展示:灵动的课堂    

因为本次活动没有安排英语课,我分别聆听了两节语文和一节数学课,一等奖获奖代表符丹清老师的汇报课《夹竹桃》、承办学校朱圆老师的研究课《给家乡孩子的信》和特级教师庄惠芬自编教材《加减乘除的整理》的课堂教学,三堂课老师和学生的精彩表现让我目不暇接,感叹老师功底的深度,感叹学生素养的厚度。符丹清老师执教的《夹竹桃》,是带学生品花、品文、品人的这样一个思路,感受夹竹桃的韧性、能引起幻想,感悟语言大师语言文字的魅力和人如其花的人格美。朱圆老师的研究课《给家乡孩子的信》也让我眼前一亮,开始就是简单地讲讲字词,书信的格式,接着的围绕如何读好巴金的信展开教学,抓住品读课文的23两个小节,读懂信,读懂人。  

庄惠芬老师为全体老师展示了自编教材《加减乘除的整理》的课堂教学。课堂上,庄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由浅入深的教学,使学生豁然开朗,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庄老师亲切的课堂语言,和蔼的目光,热情的期待,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身心愉悦、思维活跃、畅所欲言,让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变成了一项充满快乐、富有成就感的活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