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 至5日有幸参加了2011江苏省“舜湖杯•教海探航”征文颁奖活动。此次“教海探航”颁奖活动,对于我来说又是一次心灵的震撼,又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激动、崇拜、感动交织着。
颁奖现场:隆重而精彩。当我们一行四人乘坐汽车来到了盛泽实验小学,一下车映入眼帘的从大门口一直延伸到大礼堂前的足足有60几米的鲜红的红地毯,还有红地毯尽头的那个巨幅签名墙。仿佛迎接的是金鸡、百花奖中获奖的众多明星。颁奖仪式异常精彩,绚丽多彩的舞台灯光、背景效果,丰富多彩的教师才艺展示,全是由盛泽实验小学全体教师亲自做与编排,尤其是颁奖过程的音乐,是由他们本校的老师组成的铜管乐队临场演奏。
名师风采:崇拜与学习。在隆重的颁奖仪式后,4号下午及5号全天,又安排了名师上课和讲座,来自江苏、浙江、北京的许多平时只能闻其人而不能见其身的众多名师名家,让我大开眼界,不仅领略了众位大家的教学风采,而且耳闻了众位大家的教学思想。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沈峰老师的讲座。她的讲座是关于对话教学展开的。她就对话教学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困惑。例如,通过对话教学学生可以收获什么?我们如何教对话?我们的对话教学还有哪些需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对于对话教学,沈峰老师特别强调了“三段式”的教学方法。即对话前,对话中,对话后。对话前:创设情境,引入话题,这里强调适当铺垫,而不是过当铺垫;对话中:预设,理解整篇对话,重难点突破,朗读指导与训练;对话后:整篇模仿,总结提炼,迁移运用。
在她的讲座中,对我启发最深的是沈峰的这一观点:对话教学的“三段式”不一定在一节课内完成。想到我们平时的教学,特别是在公开课上,为了体现对话教学的完整性,往往把整个教学过程压缩在一节课40分钟内。既要指导朗读,又要表演课文,还要拓展迁移,眉毛胡子一把抓,往往什么都抓不到,什么都学不透。所以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学生制宜。不必拘泥于形式,只要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就是最好的!
个人遗憾:始终在路上。早就听别人打过一个比喻:把教海探航奖比作教育界的诺贝尔奖。因此,它是我一直追寻的一个梦。每当听获奖的水手说自己是位老水手,终于登上了领奖台,我的心中就会充满遗憾,自己何尝不是一位老水手,可连一个二等奖都未曾获过,有时自己的论文早早淹没于海水中,有时也最多得个三等奖。教海探航有个参赛年龄限制,很快我就不再有资格参加这个比赛了,而我自始至终都还在路上。于是在我的眼里,教海探航变得更加神圣,就好像那天上的明月,可望而不可及。或许这必将成为自己永久的遗憾,但我依然不悔自己曾经执着的追求!
明年的“教海探航”颁奖活动将在江阴华士实验小学举行,我希望带着自己的梦想继续勇敢向前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