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视野>>教师沙龙>>文章内容
走进大观园
发布时间:2011-11-1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听到自己有机会去盛泽实验小学参加江苏省2011“舜湖杯•教海探航”征文颁奖暨京、浙、苏派思想研讨活动,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一串问号,“教海探航”是什么?我要去做些什么呢?我立即上网了解,“小学界的盛会”、“教育界的诺贝尔”、“教育界的奥运会”等一些词汇不断映入眼帘。对教海探航的了解逐渐清晰,心潮逐渐澎湃,暗暗鼓励自己,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次学习机会。113,我随着同校的三位老师乘上开往苏州的火车,开始了我的第一次探航之行。    

走进“教海探航”的大观园,我大开眼界。114日上午千年求索,我叩问梦想……”富有地域特色的歌舞《丝都赋》拉开了颁奖盛会的序幕。整个上午,我欣赏着舞者曼妙的舞蹈,聆听着歌者豪迈的歌曲,赞叹着水手坚持的信念,感动着教师无私的付出,深深沉醉了。与坐在身旁的盛泽实小的老师聊天时,还知道原来这场盛会的所有表演者不是什么专业演员,而是盛泽实小的老师。佩服之情油然而生,作为新时代的老师,不仅有爱岗的心,精湛的技,还有全面的艺。  

深入“教海探航”的大观园,我长了见识。我津津有味地听了《钱学森》与《珍珠鸟》的同课异构。课堂上精彩的教学设计,如一股股甘泉滋润着我的心。优秀青年教师的课语言生动,充满语文味。如朱萍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想象和比较中朗读、理解钱学森的语言,感悟其中情感。特级教师的课各风格迥异,彰显浓浓的个性色彩。余大明老师的课堂诗意,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人鸟对话,在一问一答中体会人与鸟之间的信赖与关爱;刘长明老师的课堂丰富,从冯骥才入手,在全文的教学中插入大量的冯骥才的其它优秀作品,在课堂上引入相关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祝禧老师的课堂灵动,银铃般的语言带着孩子们徜徉在文学的世界中,欢笑着,歌唱着、思索着。  

同课异构后的点评更让我如沐春风。专家互动,上课教师与参会教师激情对话,激烈碰撞,在沟通与交流中分享了苏派、浙派和京派的教学特色和教学经验,为我打开一扇扇思想之窗。苏派、浙派和京派高层论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交流、辩论中碰撞出教育的智慧,专家的讲话让我领略前沿的教育理念,激发了教研的热情。  

离开“教海探航”的大观园,我满载而归。挥一挥手,告别了丝绸之乡,我拎着满满一包书了,手里沉甸甸的,心里也沉甸甸的。这个告别是简单的结束,也是深刻的开始。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地翻看听课笔记,阅读获奖者的论文,苏派新生代名师的教学主张。文化语文、生命语文……我如一个如饥似渴的人,边读边划,边读边思,久久不愿停下。读得越多,感觉未知的越多,越渴望去探索那奇妙的教学世界。立足儿童立场,立足课堂,我原来可以有这么多思考、这么多尝试、这么多探索。  

这次,我如刘姥姥当年进大观园般走进“教海探航”,自己曾经的教育梦想又如一个个浪花向自己翻腾着跑来。眺望着梦想的彼岸,向往着,有一天,我能成为海浪中的弄潮儿,航海中的舵手,在教育的海洋中乘风破浪!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