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视野>>教师沙龙>>文章内容
“教海探航”颁奖:思想、精神与学术的盛宴
发布时间:2010-11-2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114日至7日,李校长率领他的名师工作室和我们学校的获奖老师代表蒋敏杰王婉璆、杨丽铭、朱凌茹和我参加了无锡锡山举行的江苏省2010“华夏杯·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暨“苏派”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此次颁奖大会千人汇聚盛况空前,我校在本年度的“教海探航”活动取得的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的好成绩。下面我代表此次本次的学习小组向大家汇报如下:  

素有江苏省小学界“奥运会”的教海探航征文活动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探航水手”们参与其中,为什么称其为“奥运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参赛的选手多、得奖率却低得惊人;二是颁奖活动的品位高。说其得奖率低是本届大赛经各级逐层评选后送达组委会参评论文逾万篇,最终评比产生了478篇优秀论文,其中一等奖54篇、二等奖99篇、三等奖325篇,得奖率不足5%。说其品位高主要有这样几点:  

一、响亮的活动主题  

本次教海探航的教学观摩响亮地提出了“苏派”教学的主题,这是区别于往届的一大特点。“苏派”是对江苏教学流派名号的简称,在近年中被越来越多的媒体和人提起,就像王伟副主编说:”苏派“来了,并不是如浪漫的邂逅悄然而来、忽然而至,而更像是一颗深埋在地下的种子,带着一抹亮丽的绿色慢慢穿出地面,根系扎实,但并没有太多人注意,直到这样的绿色越来越浓,树阴越来越密,于是,路上行走的人们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于此。但对于一线的老师来说,除了偶尔零星看到相关的文章,作系统思考和整体感知的时间并不是太多。“什么是苏派教学”、“苏派教学的教学风格是什么”以及“研究苏派教学的意义”等等问题在我心中反复的追问,其实,我们都是身处“苏派”教学之中,我们不能始终是处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状态,对于本次的颁奖充满着期待。  

二、风雅的颁奖大会  

115日上午,《吴风颂》大型文艺演出暨颁奖大会在锡山大剧院隆重举行。我有幸参加过几次颁奖活动,也看过几次“教海探航”的文艺演出,本届文艺演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因为准备充分、耗资巨大,更因为它是艺术性、文化性和地域性十分突出。演出融合着“教海探航”元素和锡山元素的独具魅力的文艺节目博得全场阵阵热烈的掌声。风之源、风之韵、风之采、风之帆四大乐章一一展开,丝竹、歌舞、鼓乐、诗文交相辉映,《教海探航之歌》唱响锡山上空。  

三、精彩的课堂解读  

“苏派”教学究竟追寻什么样的课堂? 115日——6日,青年教师、各地学科带头人和全省乃至全国的特级教师通过“展示与分享”、“同课异构”两种形式用了18节课作了生动的解读。因为没有本学科教学的展示我较语数外的老师更具选择的空间。通过对语文、数学课的观摩,我欣赏青年教师精致与从容,特级教师洒脱与睿智;虽说隔行如隔山,但教育又是相通的,我读出教师深厚的学科教学的功底,读出了这样几个关键词“贴近生活”、“为了儿童”、“基于儿童”、“留白等待”……  

四、高深的苏派论坛  

“什么是苏派教学”、“苏派教学的教学风格是什么”以及“研究苏派教学的意义”等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地阐述。6日下午的苏派教学高层论坛给了大家一个详细的解读:首先,教学展示的特级教师和教学研究的专家成尚荣、严华银等进行了激烈的思想和智慧的碰撞,精彩的演说和经典的话语博得了阵阵掌声。  研究“苏派”教学是“认清自己是谁?”、“追寻自己的身份”、“提升自己的教学风格”。  苏派教学有南学的清简,有太湖水的灵动,有石头城的厚实,有苏州园林的精致   “清简而丰富”,“灵动而扎实”。对清简而丰富的坚守,正生动体现苏派教学所追求的高境界和大智慧。  苏派代表人物共同的追求和品质:教育理念的深刻,文化功底的深厚,教学构思的精巧。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的路走得更好。
 “苏派教学是精简地走近儿童;灵动地给予儿童;丰厚地为了儿童。  

…… ……  

接着,成尚荣结合主题作了《“苏派”生长的核心要素与我们的追求》的专题讲座,让我们对苏派教学的理解更进了一层。   一、“苏派”教学有鲜明而坚定的教育主张  

当今“苏派”的教育主张。可以说,正是在素质教育的统领之下,童心母爱教育,情境教育,尝试教育,小主人教育,乐学教育,情智教育,“链”派语文,自学议论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各种教育教学主张才会应运而生、相继提出。  二、“苏派”教学具有鲜明的教学风格  

金陵文化、汉楚文化、淮扬文化、吴文化及长江、太湖之水滋养着江苏的教育儿女,正是在长期的实践中,“苏派”形成了鲜明的教学风格。比如:精简、灵动、活实兼重等关键字都是对“苏派”的教学风格的阐述。  三、追寻“苏派”教学就要追寻“苏派”教学成长中的核心要素  

成尚荣对教师如何研究“苏派”教学,提出了几点中肯的建议:要梳理自己的教学主张、注意自身的教学风格;要追寻苏派教育成长中的核心要素;要不断培育一种文化品格;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倡导高举教育家现代化大旗,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苏派教学主张也正成为江苏教育界共同秉承的理念和努力的方向。成尚荣曾经说过:教学流派的出现,将犹如一次美丽的日出。而对“苏派”教学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无疑是江苏广大教师为了追求光明和美好,与那美丽日出进行一次又一次的亲密接触。  

感想一:无论是初听他的报告的人,还是多次听他报告的人都可能会用“佩服”、“震撼”来形容,他的讲座总是那么高屋建瓴,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我佩服他的渊博与睿智,风趣与洒脱,更佩服他已是教育界的长者,本可颐养天年,但他却依然对教育充满热情,对教育研究痴心不改。  

感想二:大家都知道,“师”和“匠”区别在于,匠的技巧很高,难有创见;师则善于创造,有自己的思想和风格。如果说,江苏在研究“苏派”教学是“认清自己是谁?”、“追寻自己的身份”、“提升自己的教学风格”的话,那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在从教一段时期后,尤其向我这样人到中年的教师,应当从教学个性的角度将自己的工作总结一下,也应该问问我是谁?我有什么优势和风格?我该往何处去?这样能够感知自己的实际位置,启迪自己向更高层次攀登。“风格即人本身”、“风格是人的背影”,我想如果一个教师想锻造自己的风格,就让我们一直从塑造及的人格开始吧,因为人格的完善会导向风格的美好。  

、精彩的郦波论坛  

11月7日上午,“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暨“苏派”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进入最后一项议程,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南师大文学院副教授、有“鬼才”之称的郦波走进现场,以 “曾氏家训中的教育智慧”为主题,为全场观众讲解了中国古代家训的精华,传授现代家庭教育真经。  这个戴着金丝边眼镜、穿着条纹衬衫和休闲西服的他充满了睿智,诙谐的语言、风趣的演讲,在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体现了他渊博的知识与修养。  曾国藩的教育思想精髓   1、率先身范,为孩子树立榜样;2、源头活水,特别注重读书;3、教育孩子时“因其固然”,尊重孩子的意愿。两个儿子一个开启了中国近代外交先河,一个成了数学理科的集大成者。4、有教有类,为孩子打造适合个性发展的道路。5、以自己的信仰感召天下,挽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育观:  1、要血热。要让孩子热爱生活,乐观向上。  2、要心活。对世界对事物有好奇之心。  3、要有好的习惯。好的习惯是终身的财富。  4、要适合孩子。只要不是大原则问题,教育应适合孩子个性所需。  

:教育是什么?这是我们教育者乃至整个社会在反复研究的一个话题,对于一个教师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对这个问题也会有不同认识和思考。目前,教育界公认的定义是“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的本身就是培养人。“本立而道生”教育的其他功能都必须经由人而实现的。“培养人”有这样几层内涵:一是我们的培养对象是尚未成为人的人;二是通过培养而成为真正的人;三是培养人是一个过程;四是人始终是一个整体的人。正如夸美纽斯说的“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作为每一位小学教师,我们既是老师,也可能成为家长,我们能为教育、为学生成为人做些什么?值得深入思考。  

郦波,曾经仅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 ,因解读万历首辅张居正的变法传奇人生,受到各方认可,一跃成为电视讲坛的一匹“黑马”。他的魅力在哪?仅仅因为他是“百家讲坛”最年轻的、学历最高的主讲人?有人说,他是一个用真性情与你交流聊天的邻家大哥。有空大家可以亲自感受一下。  

“教海探航”颁奖一直追求活动组织的品位高规格,除了上述四方面,下榻五星级的宾馆、颇具特色的茶歇、盛大温馨的宴会、形式多样的才艺展示,都也让与会的老师难以忘怀。  

应该说,“教海探航”颁奖活动是思想、精神与学术的盛宴。置身其中,你会有机会和知名学者、特级教师、名教师交流,会得到关于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经验和独到见解,你会感受到做教师原来可以如此精彩、幸福和快乐。  

教海探航充满挑战  

教海探航充满收获  

教海探航让我们一起我继续前行,明年吴江再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