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盐城之行
11月5日,我有幸与杜老师等一行十人来到丹顶鹤的故乡——盐城,参加江苏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比活动。
带着期盼,我们来到了盐城望海大厦,一到大门口,巨大的欢迎标语已展现在眼前,东道主的热情我们已深深感受到。办好入住手续,我们便来到了房间,没想到我们房间的窗户竟面对盐城市第一小学。刚来到房间,就能见到孩子们活泼的身影,就能听到孩子们欢快的笑声,还没开始听课,竟仿佛已经与这里的孩子们很熟悉了似的。
两天的听课深深吸引了我,我发出了感慨:“不虚此行!”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洗漱完毕,因为,比赛的第一节课由我们常州的选手万蕴慧上,隔夜我们便分好了工,大家齐动手,一起帮着做课前准备。还没吃早饭,我们便来了比赛现场,洗盆的洗盆,泡水的泡水,你发牙刷牙膏,我发一次性杯子,噢!万老师是要教孩子们怎样刷牙呀!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不一会儿,会场一切就绪,大家这才安心用早餐。此时,我们10个同伴已不再是各个学校的听课代表,而是一个团结的常州参赛代表队,看着每个人鼻尖渗出了汗珠,脸热得泛着红晕,我从心底里感受到同伴是美丽的。
课听了一节又一节,每一节课都有感动,每一节课都给我启发,我听着,收获着。学生是美丽的,在课堂上,孩子观察生活的能力是那么强,感受是那么真,真正感受到学生在感受着他们的生活,感受着大家的感动。就拿一个小例子来说吧,在《感受父母的关心》这一课中,老师让孩子说说父母对自己的关心。这一话题已不陌生,说到关心,我们肯定猜到孩子会说在自己生病的时候父母如何关心自己,或者说父母冒雨来接自己,宁愿自己被淋湿,对,这些的确是父母对孩子的关心。课堂中这些孩子真的用心去感受了生活,生活中还存在的许许多多爱他们也都感受到了。一个孩子说:“我原来认为,妈妈洗衣服没什么累的,反正有全自动洗衣机,但是有一次,妈妈要为我洗穿脏的羽绒服,我发现羽绒服在洗衣机里是浮在水面上的,怎么摁都下不去。那么冷的天,妈妈把我的羽绒服放在盆里,用手一点点搓,用软刷认真地刷,自己的手冻得通红,我被感动了。原来妈妈那么爱我,她对我的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还有一个孩子说:“我的爸爸很忙,每天都要很晚才回家,但是,他只要有可能早些回家,总是尽量回家陪我,这就是爸爸对我的爱。”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受,细微处见真情。
课堂中,每一位执教老师也是那么美丽。他们课堂中的语言清新而流畅,学习活动设计有趣、有效,目标意识强。学生在课堂中时时闪现思维的火花,教师因学生而激动,学生因教师而灵动,互动生成,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虽不是十全十美,但真实的课堂就是最美的,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发展的教师就是最美的。每一节课有每一节课的特色,但大家都把孩子的发展放在了第一位,《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贴近生活,走进社会。
盐城之行,我进一步领略到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魅力,更进一步领略到了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