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视野>>教师沙龙>>文章内容
新教师培训感受之二:(蒋敏杰)在思维方式的冲突中感悟学校文化
发布时间:2007-08-2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让学生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与快乐  让教师真切地享受职业的内在尊严与幸福”。当我接到装有学习材料的手提袋时,这二行不免让人多多体味的语句突然间给了我一种思维上的冲突。为什么仅仅是这二句话对我有这种强烈的感受冲激?其实我也不禁问着自己。这或许就是作为局小人一种思维方式、工作状态,而这背后所蕴含地必定是作为百年老校所积淀的一种成人、成事的教育理念,这或许是其学校文化的一种外显理念的总结……如是种种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我迫不及待想从学习材料中找到一丝线索,感悟局小人育人、成事的内在的独特文化。

  一、体会“生命关怀”的全新视角

学校教育,我们需要学生形成些什么?我们的孩子到底缺少些什么?教育要赋予孩子们些什么?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局小的理念主线着眼于对学生个体的“生命关怀”。简单四个字,二个词,通俗易懂的一句话,可真是仔细地体会分析中,真有大学问。当我仔细阅读了手中的一份份材料,感受着局小老一辈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体会局小《创建品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中期、总结性报告等等。自己对“生命关怀”的理解或许有了更多更广的认识。育人,让孩子们在儿童成长期感受到一份关怀,体会到关怀的乐趣,这决不是一种形式上的思想渗透,而是真切地让每个孩子在生活中体会成长的快乐,体会道德形成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一种行为方式。它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儿童立场”来思索育人的方式,而不是通过“成人立场”进行机械地形式灌输与操作。让孩子们学会感激,在过程中体验人与人,同学之间、亲情之间、朋友之间的情感,全新的视角带来的情感冲突,是一种发自内心情感宣泄。我也有一个女儿,孩子还很小其实并不懂事,大人的一言一行处处影响着它。一次妻子和女儿看一部有关拐卖儿童的电视剧,当小主人真切地喊道:妈妈…妈妈时,女儿哭了,眼泪往下掉,当时我们一家人就能体会到这种母爱亲情关怀的情感宣泄,它让不安分的女儿感动了。这个暑期家人一起去乐购,一位孕妇由于种种原因求助,女儿不由分说地要求我们捐助,这就是一种关怀。孩子们是有灵性的,我一直坚持这样的一个观点,要让他们在孩童时期快乐,我们成人尤其是我们教师要多一些关怀,蒋纯老师把她的爱给了学生,邹如珍老师、吴秀萍老师……母爱、师爱,她们把孩子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将他们呵护。这种“生命关怀”下的教育我想决不再是简单的一种工作方式,而是包容一切的情感。

并且这种“生命的关怀”不单是表现在情感上,而是贯穿在学校工作的一切活动之中,体现在学校管理、教学、班级建设。从“儿童立场”出发的“生命关怀”是真实的、着眼于孩子们主动、健康成长的基点。

二、享受职业乐趣的全新诠释

  作为教师你快乐吗?这个问题在我的不少同事、同学中大家总有说不完的话。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学不完的理论,处理不完的学生问题……每日重复工作,给不少人带来的是一种工作的职业倦怠。可我们的工作真是这样的无趣吗?走出这些向外看看,再向里瞧瞧,教师的职业充满着五彩纷呈的乐章,但这需要我们各人来体会。阅读肖川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其中对教师的专业成熟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眼光——能用发展的眼光、教育的眼光看待学生和用整体的、和谐的眼光看待教育性活动;专业品质——建基于教育理想与信念、体现于日常的细微的行为之中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专业技能——课堂监控、演示讲解、练习指导等方面的技能。教师的成熟依赖于教师的自省,而也只有在自省中才能更加体会作为教师职业的尊严与幸福。个人非常欣赏“让教师真切地享受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教师的职业是幸福地,它让人总能保持着一颗童心。细细品味《中老年老师教育教学故事专辑》、《蒋纯教育教学思想拾零》、《盛云翔老师教育教学思想捉拾零》、《局小教育》让人感受到的是局小同事们不断追求的心境。不将自己定位于一名普通的教书匠,而将自己的成长与孩子们、学校的发展联系起来,这样求新、求变,永不满足成为了所有教师的一个共性。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普通教师,无论是年长的优秀教师还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无一不把在工作中促发展,在成事中成人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享受职业的尊严与幸福,不是坐着就能感受到的,这需要我们踏上这块土地后进行创造性的培育,改善自己的工作方式,找准个人发展的目标一步一步走下去。作为一名新局小人,可能还会带着原学校的一些做法,可能这些工作方式并不适合于局小的整体,但我相信作为发展中的个体,在逐渐感知中我会进行创新,认准自己的发展规划,融入这个充满活力的大家庭。

三、深层融入“新基础教育”的兴奋

  其实走近“新基础教育”我已有2年时间,或多或少的对“新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整体认识上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如果说原来在其中还有许多迷惑不解,我十分想在局小的工作中与同组老师共同研究。“新基础教育”研究我们在实践中成长(局小教育2006.1)感受到的一种全新的对工作的认识,对“新基础教育”育人、教学的认识,而我更多地看到了一种实践后成长的经历,这种经历可能无法复制,但它的精髓却是精人的一致:在研究中成长。贴进“新基础教育”我个人觉得可以与它走的更近了,作为基地学校参与研究、指导的机会会更多,了解的内涵也会更丰富。其实现在的我十分期待,如果说“新基础教育”的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过程观、评价观吸引了我,让我愿意去尝试感受当时那份激动,那么当吴亚萍老师的教学重建分析让我由衷的佩服,甚至于崇拜这个人。对《小学数学教学新视野》通读、精读中对新型的数学课堂更加趋之若鹜,《小学数学课堂的三“放”三“收”》通过实践感受到是一种师生氛围、研究氛围、思维拓展、师生成长的过程。我期待,我离它更近了,我也十分愿意更近一些,解决我诸多还需解决的问题。

   局小的文化内涵决不仅是这些,学生社团组织的建立、科技素养的提升、浓郁的办公室氛围这些种种,我期待来感受不一样的这一切。我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仍相信,在如此学校文化的指引下,个人的观念会更加成熟,行为会更加理性。正如开始的思维冲击一样,我想不断地感受这种激动,让我在融入这个氛围中不断挑战自我,感受更多不一样的思维方式,让我保持这份儿童固有的童心。

                                                        蒋敏杰

2007-8-17

后续:

   今天是新教师培训的第一天,不过这个第一天对于我来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的是一种认识不足,对局前街小学文化底蕴的认识肤浅。1572年“龙城书院”的建立,让这方水土成为众多文人交流思想的场所,1902年武阳公立两等小学堂的成立,成为常州地区最早实现由私塾向现代学校转变。“勤、勇、朴、诚”之校训的一代代传承。而这一切背后让人的感受是局前街小学文化中“变革”这一主旋律,这种文化意识的变革总是走在时代的风口浪尖,总是彰显着那一时代的进步。现在局前街小学也是如此,不断的变革中找寻学生发展的最大可能。

   关怀学生的生命成长,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在学校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形成了一种人文化的意识,不论是王冬梅老师学科质量观的分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阐述,还是蒋虹老师班主任工作的观念与实践、章小蕙老师术科教学介绍,无一不让我感受到局小教师对于“观察““变革”“反思”的独到之处,这是一个学校的魂,体现在平时的日常师生交往之中,体现在灵动课堂的对话之中,体现在教师人文研究的意识之中。尤其是章小蕙老师对术科教学的介绍:“术科的变革,首先在于理念的变革,理念推动目标,改善方式,转变过程。”如果仅仅从表面或外部来看,或许看到的是一种对工作的认同,但深层次是体现着学校对“生命成长的关怀”。

   820新教师培训的第二天,有了昨天头脑风暴的洗礼,个人感觉到对局前街小学的文化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但今天李校长对局小理念的再次解读使我又不得不再次反思:我是怎样一个教师?我要做怎样的局小教师?

  和刚踏上工作岗位的老师比,我本身就有一个弱势,那就是习以为常的一些教学常规阻碍了自身于“生命关怀”的深层次理解。实践性的变革从理念开始,策略的实施有赖于个人实践反思,“儿童立场”的真切落实不是光会说,而是需要真切地落实在教学工作、师生交流、班级建设上的。结合李校长的举例,反思个人一些做法就有一些及需改进与重建。快乐的童年需要呵护,回想自己作为学生的时候,不也是对一些粗暴、凶巴巴的老师近而远之吗?

  因此,作为局小魂的“生命关怀”,只有真正站在了“儿童立场”思考问题,设计教学,组织活动,才能体现“二让”,“让孩子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与快乐,让每位教师享受职业的尊严与幸福”。这不是教条,通过这两天与学校老师、领导的交流,他们是真实在促进儿童的发展,并在其中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对照个人,还有太多的事需要反思。因此贴进我的学生,是我首先要做的一件大事,可能我不会担任班主任工作,但我会以一名局小合格教师,合格班主任的要求衡量自己的工作。“做孩子们的朋友”我一直是以此来组织活动的,在局小我会更多地向老前辈学习,更多地观察优秀教师的一言一行,了解孩子们的心理,我相信我能做好,做的出色。

  非常感谢局小选择了我,你的文化积淀现在已深深吸引了我。我憧憬着未来,或许我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正如局小文化中的“变革”一样,我会不断地在教育上求索、奋进。

蒋敏杰

2007-8-20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