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视野>>教师沙龙>>文章内容
(王玥)张家港之行——感受智慧语文
发布时间:2006-12-05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感悟智慧语文

 

——记江苏省小学名校、名师语文教学主体研讨

 

(王月  朱凌茹)

 

1124日我们来到了美丽的苏南小城张家港,前往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参加江苏省小学名校、名师语文教学主题研讨会。

这次语文教学研讨会的主题是“建构智慧课堂,落实有效教学”。这是张家港市实验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实践智慧型教育研究的主心骨。特级教师薛法根向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课《我和祖父的园子》,省教科院杨九俊院长也针对这次研讨主题作了一场生动的报告。大师们的教学教育情怀唤醒着老师们教学的激情,大师们的教学智慧点亮着老师们创新的灵气。沐浴着大师们无尽的智慧之光,老师们其乐融融。

张家港市实小的教师们提出以语文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着力建构智慧的课堂,落实有效的教学;着力探究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教学要素的有效调配,教学评价的有效调控;着力实现开放民主、活泼灵动、扎实高效、彰显智慧的语文课堂教学;着力从知识课堂走向智慧课堂,为师生智慧的共生和发展而教学,追求人生幸福的教学境界。

一、     更新教育观念——理论引领,追寻智慧

智慧课堂,培养智慧学生,生成智慧教师。因此,他们持续地有力地掀起“洗脑风暴”,广泛涉猎各方大家之精华,广集各派理论之精髓,引导全体教师广泛深入地研读、吸纳教育家名著,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大成智慧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穿在学理论、语文课堂标准……让教育的智慧在教师大脑中生根、血液中交融。教师的教学智慧需要在精心读书中启迪,在深入学习中积累,更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感悟,在深刻反思中提升。因此,他们不仅注重在古今中外理论的滋养下指导实践,而且更加努力的在校本培训与校本研究的实践中生成本土理论。注重对现行课堂教学的冷静反思。比如听课,教师从单纯的听课,转变到对不同教学,不同教法,不同教者的比较研究。公开课后,着重教后反思,在探究中反省教学问题;教研活动,利用一些典型课例“解剖麻雀”;举办多层面的课堂展示研训活动,注重课前,“在环节上整体预设”;课中,在“生成上点亮智慧”;课后,“在反思中琢磨细节”。教师在聆听中激起理性的思考,在交流中扬起智慧的风帆,在碰撞中激活思想的火花,在实践中展现教学的艺术,在反思中领悟教育的真谛。

二、     投注真情实感——真情涌动,唤醒智慧

教育智慧是良好教学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学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的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课堂上,要让学生智慧起来,必须先让他们愉快起来,自由起来,自由愉快的心态和自由的氛围,才可能有智慧的火花闪现。营造开放、民主、自由的课堂学习情景,形成强大的课堂情感磁场,关键是教师真正把学生看作是活生生发展中的人,相信学习是学生个体生命生存与发展的本能。语文教学是一门极具情味的教学,由单一传授知识向关注情感延伸,是语文素质教育应当确定的人文观。语文课堂教学要以情激情,以情引趣,以情守业,以情育人,在心潮澎湃中、情感共鸣中、物我交融中,增强体验,获得熏陶,流淌真情,彰显活力。

三、     改进教学行为——语文为本,共生智慧。

教育智慧在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学规律性的把握、创造性的驾驭和深刻的洞察、敏锐地反映及灵活机制应对的综合能力。“语文是什么”,“语文为什么”,“语文如何为”,“语文怎样有所为”,一直是他校教师所关注、所探寻。“建构智慧课堂,落实有效教学”,旨在踏踏实实的求索语文教学的本真经纬,切切实实地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效益,扎扎实实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崇尚本色的语言,主张坚守语文学科的本位,按照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指导和规范语文教学的实践,在简约中求实效,追求教学朴实,双基落实,训练扎实。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的过程中,在听说读写思等语文综合实践的历练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从而使工具性、人文性相得益彰,同生共构。

四、     转变学习方式——能力历练,彰显智慧。

主张语文课堂是学生的人本、自由、个性,充分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努力在更多的教学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探求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选择的教学新机制。注重发掘和利用文本语文学习的实践因素,寻求语文技能发展的共生点;加强听说、听读、听写、说听、说度、读写的结合,特别是读写听说与思考、想象、观察、感悟等有机结合,给学生更广阔的智慧生长的空间;寻求学生语文创造的发展点,培养学生自能识字、阅读和习作,开展丰富别致的语文学习活动。寻求学生语文实践运用的迁移点,课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后练习生活,学用结合。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不断开发智慧,生成智慧。

五、     变革评价手段——多元评价,发展智慧。

课堂上对学生的随机评价,教师应努力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夸张的言词、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有效的调控评价的过程,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使学生的心理常常处于一种“蠢蠢欲动”和“欲罢不能”的积极学习状态。努力改善评价,变专制为民主,变单一为多元,变横向为纵向,变创优为争先,变结果为过程……为学生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提供良性的语言刺激,把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自信心确立起来,使他们的个性、想象、创造等多方面的潜力开发出来,得到充实和升华。

总之,睿智的感悟智慧语文,将成为我们乐此不疲的追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