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视野>>教师沙龙>>文章内容
孙双金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之五
发布时间:2006-05-24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与孩子心灵融会贯通

    有人说,孙双金只要一提起语文教学,便会立刻激动起来,全身热血沸腾,两眼发光,滔滔不绝……冬日的一个下午,记者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与孙双金畅谈语文教学改革,观看他的教学录像,亲身感受了孙双金老师“天堂般”的课堂。

  孙双金的语文课,最显著的特点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品质。他常常在心中问自己:他们喜欢语文吗?他们会学语文吗?他们能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吗?

  近两年,孙双金又发展了他的好课观,他认为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重新确立,看一堂课首先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一堂好课要上得儿童“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也就是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把每一个学生都调动起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把智慧的火花点燃,把情感的闸门全部打开,争先恐后地把小手高高举起,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所问、所感,为儿童的生命成长而教学,应当是语文教学的真正追求。

  孙双金常说:“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儿童,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儿童,贴近儿童,唤醒儿童,释放儿童。”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中不应当刻意追求如何展示教师的才华和自己所谓的教学艺术,如何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而应当关注学习者———学生。学生的思考是课堂宝贵的教学资源,这是他始终坚持的教学信念。他在备课时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见解,倾听学生的问题。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发言,他总是认真地听,不住地点头,从不随意打断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被尊重的感觉,找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的感觉。正因为如此,他的教学走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课前,孙双金总是和孩子们随意地聊天,让孩子们亮出嗓门说出自己的名字,这看似与课无关的开场,却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他那幽默的话语不时地把孩子们逗乐。教学中,他不断地鼓励大家:“谁来说一说,说对了表扬,说错了也表扬,表扬你的勇气。”面对孩子错误的解释,他给予肯定的评价:“因为你的错误,才使我们全班都能正确,失败乃成功之母。”面对孩子出色的回答,他更是毫不吝啬对学生的夸奖和赞美:“真好,你有发现的眼睛。”当孩子不够自信而不敢举手时,他鼓励学生:“举起手来就是英雄,就是高手!”学生在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整个教学过程,孙双金一会儿跷起大拇指,一会儿鼓掌,一会儿与学生握手,一会儿轻拍学生的肩膀,让每一个孩子都尝到被肯定的喜悦。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激发每个孩子内心最强烈的信念——“我是最棒的”!让每个孩子都能圆“我是好孩子”的梦,这何尝不是孩子们最大的幸福。

  一句句动情的话语,似春风如春雨,催开了学生心灵的花朵。在平等对话的氛围中,处处可见学生的“尊严”、“个性”、“自由”、“活力”。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学生在课堂上是自由的、充实的、快乐而幸福的。

  孙双金这些充满魅力的语言虽产生于即兴,却植根于他深厚的教学功底、文化底蕴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不是刻意营造的结果。

  请看片段:师:(板书:押解)谁能换个词来读?生1:解决。师:通吗?放到句子中读一读!生2:关押。师:关押还要送去沧州吗?生3:押送。师:对了!我们中国的文字就是这样,不理解的时候可以猜一猜,换个词。不过你也很了不起(对第一位学生说),如果没有你的“解决”,就没有后来的“押送”,你是成功的“母亲”啊!

  这位学生心花怒放地坐下了。整整两堂课,孙老师都始终面带微笑,他幸福的神态,灵动的语言,感染着每一个孩子,让所有的孩子都觉得——上课,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