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视野>>教师沙龙>>文章内容
记溧阳实小课题结题鉴定活动
发布时间:2005-06-2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617日,我与金东旭老师随实小的杨校长一行一起来到溧阳实小参加江苏省十五课题“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验与研究”结题鉴定活动。此次活动规模宏大,江苏省教科院、江苏教育报刊社以及常州市教育局的各位专家参与了课题鉴定活动。整个鉴定活动中,与会者都参与了热烈的讨论,溧阳实小的老师们也就专家们对课题提出的疑问作了精彩的回答,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扬。

经过了路途中的小插曲,我们来到了溧阳实小,尽管天气闷热,但溧阳实小的绿荫为我们带来了阵阵凉爽,怀着期待的心情,我们踏进了多媒体教室,观摩由实小蒋晓华老师执教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我是谁》,孩子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参与了课堂讨论,把对自己的生理、心理疑问一一提出。的确是个性的体现,孩子们的问题多种多样,我们很好奇,老师如何指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当谜底揭晓时,才发现原来老师这堂课的意图在于教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接下来的议程是实小的陆丽萍校长就课题研究的前后过程做了精彩的发言。我们了解到,基于新课程关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理论,学校于20012月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了“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验与研究”,重点研究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本规律与模式,努力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同时通过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研究来进一步研究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形成具有鲜明教学特色的教学策略,进而创建形成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学校管理文化。从问题的产生到课题的确立,最后的结题,实小的老师们付出了汗水与辛劳,社会各界对实小的发展更寄予了高度的期望,而实小老师也对溧阳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下午由王铁军教授主持的课题结题鉴定会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色常青”,每一位与会的专家都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本课题提出了疑问:

如:王一军老师提出:个性化学习与主动性学习有何区别?

为何课题报告中看不到“实验”的痕迹?

老所长朱川彬更是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问题:

1.大班化或小班化究竟哪种适合个性化学习?

如果一对一的个别教学学生的学习是不是个性化学习?

学校可以怎样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条件?提供怎样的条件?

2.教师能否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偏好?

   教师要不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偏好?

   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偏好是不是我们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必备条件?

……

类似答辩形式的结题会议,对课题组的成员提出了较高的理论要求,是对课题理论的一次总结与升华,然而以课题组长芮火才校长为首的课题组成员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方向,他们侃侃而谈,有实验成功的喜悦,也夹杂着对问题的困惑,让我们最有感触的是他们的实验老师在接过话筒的那一刹那就那样的底气十足,这是他们屡次活动中“抢话筒”的结果,这也让即将投入“新基础教育”的我们深受启发,正如王一军老师在活动中说道:“高层次的课题应该是缘于实践,归于课题;重在行动,研在反思;释放个性,归于整合。”思维碰撞出火花才是课题的生命之源。

活动结束了,我们满载而归,专家们的问题为课题组的成员指明了前进的研究方向,也留给了我们更大的思考空间,更是一种对科研方向的引导,让我们获益匪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