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视野>>理论前沿>>文章内容
特别关注:学校管理的精致化思维,快快醒来(一)
发布时间:2006-11-1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唤醒学校管理的精致化思维

 

  编者手记

 

  对以往学校粗糙的管理和服务而言,精致化理论无疑是一剂对症的良药。精致化管理的价值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创建和谐”,针对问题,真抓实干,把精致化管理和服务贯彻到学校各项实际工作中,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人性化的关怀和负责任的教育。唤醒学校管理的精致化思维,让精致服务的理念深深扎根,向管理要质量,变“有”为“优”,必然会带来教育的异彩纷呈。本期刊登的一组稿件,既有小而精学校的发展策略,又有大规模学校的管理智慧,不论是学校文化的运作,学生潜能的激发,还是管理制度的完善,不变的是对“育人”始终如一的关注,对“教育精品”的执著追求。

  成立于1982年的北京市学院路中学是一所社区配套初级中学,由于周边名校、大校林立,生源一直不足且质量较差,曾是海淀区28所“撮底校”之一。学校要想生存、发展,就要有突破、有特色。在调研的基础上,我校从“小班化”入手,提出“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实现小而精的教育”的办学目标。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教育的每一件事,实施好教育的全过程,真正树立“教育精品”的质量观,达到以精致创精品,以精品求发展的境界。所谓精致教育就是要把所有的重点放在师生的共同发展上。

  师生交朋友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每校都有,但是如何才能科学管理,如何做到细致入微,如何在管理中让师生得到发展,需要每一位学校管理者深刻思考。

  我校接收的都是经过重重择校筛选剩下的学生,对生源连续几年的跟踪调研显示,六成以上的学生家长是初、高中学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家庭结构不完整,四成以上的学生家庭月平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生源中父母离异、死亡、服刑的残缺型家庭子女多,下岗或农民工子女多,身心不健康的学生多,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抱怨,而是从教育者的责任出发,本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为社会、党和国家排忧解难的决心,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育人”上。

  由于学生人数少,为细化德育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学校提出:“德育全员化、师生交友制。”“细化管理,措施到位,师生对应,落实到人。”全校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依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在学校中找到自己喜爱、信任的老师结成师生心灵互动小组。每位教职工认领1-5名学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家庭背景、个性特征进行定期或随机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家庭、心理、生活、爱好等各方面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体会到师长、朋友的温暖,在不知不觉中亲近学校,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我校充分发挥5位心理咨询教师的作用,积极探寻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为其他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开展工作提供资源。

  爱心燃希望

  我校生源不足,学生人数近几年只维持在三四百人左右,每年都有交不起学费的学生。从接到电脑派位单起,我校就由班主任分头家访,了解学生的情况,全校汇总后选出家庭最困难的学生。每年的教师节就是全校师生为贫困学生捐款的日子,由校长带头第一个把钱投入捐款箱,后面是领导班子成员、教师、学生,一串长长的爱的队伍。用爱点燃贫困学生的希望,我们始终让他们与同龄孩子享有同样的权利,一起参观,一起外出,一起参加社会实践,所有的费用都来自师生捐款,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送入高一级的学校。

  我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相对较多,面对不会交往的、神经质甚至智障的学生,我们从没有拒绝过,安排最有经验的老师和他们交往,真正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他们共同解决问题,用理解化解孩子的痛。我校曾有一位学生从来不和同学交流,也不敢自己外出,可学校组织的所有活动,我们都带他一起参加,专门派老师全程照顾。三年之后,他不但敢叫同学的名字,能做简单的游戏,还可以独自回家,看到他的进步,我们的老师十分欣慰,因为又有一个家庭从此会快乐起来。

  我校有许多学生成长在残缺型的家庭里,从小缺少家庭的温暖,生活处于失控状态,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我校提出,“用微笑拉起你的手”,走进孩子的内心。真正关心、关注、鼓励、表扬这些孩子,努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让他们一进学校就能受到尊重,体会到学校的温暖。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多年来,我校获得了许多荣誉,犯罪率10年为零。

  教师“备”学生

  我校生源的复杂性给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小班化教学又为实施精致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有潜力的学生发展,我校立足课堂,开展分层教学。给学生创造、发展与提高的空间,对教师教育教学管理的要求也更细致、更具体。

  我们强调教师“备”学生,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心理素质以及家庭情况,为学生制订合适的学习方案,因生而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初一和初二年级实施全面的综合评价,同时改进了考试形式,中考科目实行再次评价、延时评价,非中考科目考试采用开放式、多方面的综合评价。我校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事先布置测试的内容,学生一边实践一边答题,活动后还有每位学生的作品展示等。这种新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把书本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并在活动中使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所提升。我校坚持长年向学生开放生物、化学、物理实验室及计算机房,开设的国际市场经济、文学欣赏与写作、拓展训练、综合实验等课程,都已形成一套学生喜欢并能受益终身的校本教材。

  学校每年都有考进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一零一中学等示范高中的学生。学生及家长的调查反馈显示,九成左右的家长认为教师关心自己的孩子并能与之经常沟通,对孩子学习能力与发展现状表示满意,九成以上的学生认为所有老师的都关心自己。在实现小而精教育的办学目标下,学生们的个性得以张扬,特长得以发挥,灵性得以延伸,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北京市学院路中学校长 丁国凤)

  《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16日11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