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15日下午,教导处于一号楼三楼会议室召开了例会,就“绿色学校”申报、暑期培训工作方案、学期教育教学奖考核工作、期末复习阶段教学秩序的管理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和部署,形成以下初步的工作设想:
1、 “绿色学校”申报工作。
“绿色学校”的申报评审将于9月份进行,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宣传发动,需要学校各门的密切配合。为有序高效地做好此项工作,教导处作了以下分工:杜英姿主任负责组织管理与教育宣传,金东旭主任负责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课程,李娜主任负责学科渗透与教育绩效,丁轶敏、姜明红、周志华主任、徐婉玉组长负责学科渗透,谢春华主任负责台帐管理,总务主任负责校园环境管理,要求各项目负责人能根据评审条例,主动考虑,有计划安排,发动并组织相关人员一起做好评审的准备工作。
2、暑期培训工作方案。
参与校本培训是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在今年教育局的教师考核条例中已有明确的说明),也是学校进行知识管理的重要策略,更是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帮助的平台。为此,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暑期培训时间初定8月15日至19日,培训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l 项目论证:主要指下学期将要进行的项目(依据三年发展规划及“新基础教育”基地建设规划,主要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主题文化节的实施、学校基础达标项目等)开发和实施的理念、目标、策略、保障的策划,在理论上进行论证和设计,在思想上作宣传。
l 成果推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本学年课题研究的总结、论证、推广,包括好的研究选题、研究策略及研究成果;第二方面是本学期课程部的《成长的脚印》的实施经验推广及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及开发、实施、评价的方案。
l 技术培训:包括教师电子档案袋的信息输入及专题性学习网页的制作。
暑期培训仍然采用“菜单式培训、学分制考核”的策略,学校提供培训菜单,教师选择参加,以培训目标为依据进行学分考核,并以此作为暑期培训的奖励依据。
希望各位分管的教导主任,提出暑期培训方案,培训方案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所需要的时间、培训经费预算、培训目标,于6月24日交姜明红。
3、学期教育教学奖考核工作。
学期教育教学奖考核工作旨在“形成学科(班队)管理人员对本学科(班队)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制,强化学科(班队)教师对所教班级学生学业水平的责任感”。
考核办法:由分管主任汇同教研组长(大队辅导员)提出嘉奖名单和不合格名单,原则上嘉奖人数不超过任课教师的30%。
考核依据:学校教育教学奖考核条例,学科教师可结合每月的常规考核以及平时的观察进行考核,班主任老师可结合着五星级中队评比及主题文化节的表现进行考核。本学期教育教学奖的考核以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业水平的提升或成长动力的提高为重点。
日程安排:
(1) 6月30日前,学科主任汇同教研组长制订考核细则,召开备课组长会议,宣传与听取他们对考核方案的意见。
(2) 7月1日,提出名单,教导处例会讨论。
(3) 7月2日,公示。
(4) 7月3日,上报办公室。
4、期末复习阶段教学秩序的管理。
按照学校期末结束工作安排,本周将结束新课,下周起将全面进入期末复习阶段,在期末复习阶段,教师和学生应有适度的紧张感,形成复习迎考的良性氛围,这也是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的契机。但是,这个度很难把握,否则,会有过分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现象出现,为此,教导处要加强引导、指导和督查。
第一,下周一(6月20日)的业务学习时间,先教研组集中,分管主任要把今年的命题原则,考核重点进行宣讲,引导老师朝着正确的思路进行复习;并指导老师创造性地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l 引导学生自主练习。
l 提倡布置选择性作业。
l 提高学困生辅导的针对性。
l 精心设计练习,提高作业的效果。
在大组集中后,各备课组分组讨论复习计划。(要求本周五前各备课组完成复习计划,上传到校园网,权限设置为局小教师)
第二,下周要求各分管的教导主任有针对性地听两节复习课,同时检查作业本,及时对复习情况进行分析、指导。
第三,严格地控制期末复习试卷的印制工作。时间在6月24前结束,原则上每个备课组不超过4张。
第四,做好基础达标的测试工作,对基础达标成绩要进行汇总。
李校长也亲自参加了此次例会,并在会议的最后作了重要讲话,他要求教导处各位主任对待工作“必须有积极的态度,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必须有明晰的品牌建设目标”,在具体实施上述四项工作的过程中,他要求“加强调查,了解教师需求,制订考核目标要合理、灵活”,并希望把看准的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做出成效。
200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