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概况>>校务公开>>通知公告>>集团通告>>校长室>>文章内容
关于设立 “感激节”的设想及教师参与要求
发布时间:2005-05-25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关于设立 “感激节”的设想及教师参与要求

一、关于设立“感激节”的设想

“感激教育”作为学校的品牌,得到了社会各方的认同与支持,老师们投入了很多精力和智慧,使“感激教育”初见成效。

1、学生对长辈、老师、他人给予的爱的感受深了,并在言行上努力地作出回应。经常有家长动情地向学校反应,在实施“感激教育”后,孩子懂事了。家长所说的“懂事”,其实就是学生对长辈的爱的理解和真切感受,这是激发“感激之情”的基础。

2、教师能够结合着学生的生活,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感受他人的付出和爱,营造情感场,让学生在情感的碰撞中感动,从而激发了感激之情。

3、学校创设了很多平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演讲”、“板报”等形式,营造氛围、激发情感、倡导行为,在文化层面上,为学生的精神世界打下了“感激”的底色。

本次学校设立“感激节”,是学校在探索“感激教育”实施策略的过程中,“形式和内容并重”的思路的体现,既是对一年多来的“感激教育”的阶段反思,又是继续深化的推进。今后每年在“六一”前夕都将举行“感激节”,让“感激节”成为学校传统,把一年来的“感激教育”推向高潮。

二、首届“感激节”的安排

本届“感激节”的主题是“感激亲情”,分学生和教师两大系列。

“学生系列”分三大块:

第一块:利用课间操的时间,举行“感激节”仪式,全校学生在“感激亲情”的主题下,感受浓郁的亲情之爱。

第二块:利用中午室外活动时间,举行“亲情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兄弟、兄妹、姐妹、姐弟”等亲情体验中感受“爱”的付出和获得的快乐。

第三块:利用夕会课时间,举行“感激节”回味活动,让学生在回味、交流中,分享一天的快乐,激起感激之情。

“教师系列”分两大块:

第一块:下午写字课和第一节课,举行“感激课”的探索活动,由王奕、喻一珉老师执教“感激课”,探索“感激教育”课程化的策略。

第二块:下午410-530,举行“我和感激教育”论坛,就“我所认识的感激教育”、“我的感激教育故事”、“感激教育成效分析”三个话题进行研讨。

三、教师参与“感激节”的要求

1、学校品牌是教师职业幸福的来源之一。在学校建设“感激教育”品牌过程中,如果游离在品牌建设之外,就无法体验到过程性快乐,因此,每一位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品牌的建设过程中,像“感激节”这样的活动,应成为局小每一位教师经历、体验的重要过程。

2、学校品牌建设需要局小人共同的智慧。学校品牌的内涵来自于品牌建设者的共同的认识和智慧的参与。否则给人的感觉是缺乏底气、缺乏底蕴、比较单薄。

3、学校品牌建设过程就是校本培训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参与“感激节”的活动应是局小教师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认识,我们提出“感激节”活动中,教师的要求:

1、全过程地参与“感激节”的所有活动,主动体验学生的“感受、感动和感激”,并主动思考,对“感激节”的活动设计提出改进意见。在“感激节”活动后,以随笔的形式写出体验,每个语、数备课组及其他教研组至少有一篇,请组长督促完成。

2、消除学科本位的思想,全力支持学生参与到“感激活动”之中,不要有约束学生行为。

3、“感激课”要求所有空课老师参与听课,“我和感激教育”论坛活动,要求全体老师参与,两项活动计入校本培训学分,由教科室进行考核。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2005-5-25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