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六年级数学调研班级质量分析
一、 卷面情况分类分析
1、计算
◆取得的成绩
苏教版教材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降低了计算的要求,与原有教材相比,取消了分、小数的混合运算及带分数的计算,参与运算的分数的分母也都较小,因此,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没有什么难度。本次考试,比较重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基本的四则计算的计算法则的测查,而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简便计算的测查用了对比题,而且有提示,也没有什么难度。当然,从学生的卷面看,学生的字迹整洁、布局合理、步骤简明,也反映出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中重视计算习惯和计算格式规范的教学成效。
◆存在问题
从卷面来看,学生的存在问题不明显,只是在实际应用中对计算的需要与教材中要求的计算要求不匹配,造成学生错误增多。另外,本届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对计算要求有所降低,因而有些学生对计算缺乏耐心和细致,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缺少反思性判断,一算了之。
◆改进措施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要适当补充最基本的分数与小数的混合运算,因为事实上,当学生面临实际问题的解决时,经常会遇到此类问题,例如,在学生用“V=SH”计算圆锥的体积时,经常会用到3和小数的直接约分。
另外,在分数计算中要加强对“1+”计算的指导,这道题的结果很多同学会用“1”表示,显然这不符合分数书写规则。从后继教材的实际情况来看,此题的结果宜用假分数表示,因为在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中,需要面对“12×(1+)”这样的计算,如果用括号内用带分数表示结果,则要涉及到带分数乘法,而这在教材中是不学的。
从现行的六年级教材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编排来看,加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研究很有必要,不仅要重视计算习惯、解题格式的严格训练和养成,引导学生重视审题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后继教材对分数计算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
2、填空
◆取得的成绩
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基本概念及像比与分率的转化、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等基本技能掌握得很好。
◆存在问题
如果是纯粹的计算,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而放在具体的题目中时,学生由于注意力分配的不合理,对于计算失误就比较多,例如:填空题第5小题,有较多人次在计算3.14×0.7×100时由于小数点移位时发生了错误,导致结果与正确结果相比扩大或缩小了10倍。
◆改进措施
学生在完成“填空题”时,往往不像“应用题”那样认真审题,有时也缺乏解题策略,例如如何把文字叙述转化为数学表达式等,造成学生在完成“填空题”时,得分率往往不高,当然有时不排除在“填空题”中有些综合性较强的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在平时重视“填空题”解题策略的指导,并加强“填空题”的设计,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取得的成绩
“选择题”也是学生得分率较低的题型。而本次测查,对六年级所学的基本概念中学生容易出现的差错相对而言比较集中,例如已知出勤人数求缺勤率、已知工作时间求工效比,盐、盐水、水三者之间的关系等。因此,这些题的得分率较低在我的意料之中,相比往届学生得分率还可以,如何改进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仍要加强研究。而其他题涉及的基本概念学生还是比较清晰的。
◆存在问题
从卷面的得分率来看,没想到的是第7题的得分率只有87.5%,这题在平时的练习中没有少练,而且引导学生进行过比较,现在想来,可能是缺少实际的操作,体会不深。从整个试卷七大类的得分率来看,选择题的得分率相对较低,从而看出学生的解题策略还需要培养。
◆改进措施
从第7题的测查结果来看,对有些基本概念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悟。
从选择题的得分率较低的卷面反映来看,要在总复习的教学中,重视对“选择题”此类题型的解题策略的指导,而事实上很多学生在完成“选择题”时,大多采用“猜”这样直接判断的方法。
(四)测量与画图
◆取得的成绩
学生用圆规画圆和自主设计轴对称图形的能力还是较强的。
◆存在问题
学生使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并不是很强,第一题正确读出直尺上一元硬币的直径的得分率较低,超出了教师的预料。
◆改进措施
首先,从改进教学的角度来看,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实际的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巩固练习中,不能仅仅是纸笔型的练习,要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的机会。
其次,可以利用毕业复习的机会,对存在的问题采取补救措施。在几何知识的复习中,改变单一的纸笔型练习的做法,设立“数学工具应用”为基础达标项目,引导学生自主练习,适时开展比赛,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五)先说明下题的解答错在哪里,再列出正确的算式
◆取得的成绩
本题学生掌握得不错,从学生陈述的理由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错误理由的表达也比较好,有的学生指出:“具体数量180”应和“”对应,而错题以为与“1-”对应;还有的学生从题意的理解角度指出:“又生产的180箱,其实就是运走的箱数,因而不要再(1-)”。两种错误原因的分析都抓住了分数除法应用题中已知数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可见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分析方法掌握得较好。
◆存在问题
此题主要是学习困难学生失分,从整张试卷进行整体分析,发现他们失误的背景还不一样,其中有些同学,试卷中其他的分数应用题解答也不行,说明他们对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需要补课,另一部分同学,可能是对题意不理解,特别是“又生产的180箱”与“运走的箱数”之间的等量关系不能理解,因而出现了差错,而试卷的其他分数应用题都完成得较好。
◆改进措施
在毕业复习中重视学习困难学生的补缺、补漏,提高他们对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分析部分学习困难学生的解题障碍,很多时候是这些学生不能完整地理解题意,因此需要培养他们读题的习惯和能力。
(六)只列算式或方程,不必计算结果
◆取得的成绩
这部分的得分率是卷面七大类中最低的。反映出教学中的很多问题,因而也就谈不上成绩。
◆存在问题
这部分内容的存在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生活中的术语理解不是很清晰,例如,“书价”与“单价”的区别;二是对用统计表形式呈现的信息不能深入把握。思考存在问题的原因,也是两个方面:一是现在学生参与或接触现实生活的机会很少,往往当数学面向生活时,学生对“生活”相当陌生,缺乏必要的经验基础;二是学生对题目呈现数学信息的方式的变化不适应,这种用统计表形式呈现的方式,需要学生根据解决的问题对信息进行分析、搜集,这是学生平时的练习很少涉及的。
◆改进措施
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起对学校教学的目标、性质、功能的深入思考,学校应该立足于现在,指导学生将来的生活,因此,从目标上就要打破以知识掌握为唯一目标的做法,充分挖掘知识背后的育人功能,给学生时空,参与、了解现实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目前的窘境。
针对面临复习的现实,教师要有重点地加强此类题型的设计,增强学生应对解题的能力,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
(七)应用题
◆取得的成绩
学生对六年级上学期所学的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掌握得较好,其中第3题的正确率较高,而且学生的解法多样。
◆存在问题
第1题对“买八盘送两盘”的折扣换算只有69.5%的学生做对,而第2题对“6066×4%”的计算正确率也只有93.7%。
◆改进措施
现在的教材还是原有教材,学生更多地接触旧有模式中的“应用题”练习,而在考试中学生面对的是“解决问题”的考核,这不是很匹配,因而学生在完成第3、4题就会感到很适应,而在完成其他题目时就不那么轻松了。为此,应用题教学的改进是系统工程,首先,要以新课程理念改变原有应用题教学“一题一练”的封闭模式,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其次,要加强练习设计,教师要提高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能力,编拟出源于生活、问题集中的好的练习题,供学生练习;其三,要加强学生对“问题解决”中搜集信息、选择策略、合理表达的能力的培养和指导。
二、总体情况分析
(一)取得成绩原因分析
1、教学常规落实处
(1)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我们在课前化功夫,钻研教材细致入微。关注对学习活动的设计,力求把知识点的教学一次到位,提高了效率。
(2)注意用好习题,精挑细选,在解答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不是停留在模仿操练的层面。
(3)关注差异,多设计开放题与选择性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教育科研有意识
(1)有意识提升自我教学设计能力。
l 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预设。
l 加强对课堂学习情境的设计。
l 加强作业设计。
(2)有意识提升教学反思能力。
l 有意识地培养职业机敏和实践智慧。
l 捕捉问题,思考问题背后的教育价值。
l 加强学习,提高数学素养。
(3)有意识地把新理念融入课堂
l 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学习内容的设计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 数学、社会、科学中的数学问题,设计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l 课堂上大胆实践,围绕课题积极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相互交流,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l 重学法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
l 重视提高学生课堂思维的“参与率”。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全员参与。
3、团结协作是保障
(1)备课组内重研讨。我们六年级备课组的老师每天都抽出时间反思当天课堂教学情况和交流第二天教学内容的设想,组内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学习与讨论成习惯。在学校教科研氛围的引领下,平时的课后“闲聊”已经成为每一个备课组的习惯。聊练习设计,聊活动安排,聊学生表现,聊得意的处理,聊失误的启示……,在课后聊天中互通信息和感受。
(二)存在问题分析
从这次调研中,依然反应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自从引进了计算器,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所下降,口算基本功不扎实,整张考卷上学生的计算失分较多。
(2)从相当的失分可以看出,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在计算、审题等方面都不够细致。
(3)尽管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却不能用数学的眼光进行分析,部分学生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今后采取的措施
1、立足于“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自主建构数学概念。从卷面“选择题”第7题、“只列式不计算”、“应用题”的第1题的得分率来看,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缺乏必要的能力支撑,也反映出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机械与单一,缺乏灵活性。
2、立足于学生“问题解决”的需要,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以及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让数学教学的目标指向学生适应未来的生活而不是习题训练。
3、立足于学生数学思想的表达,对学生进行数学表达的细致指导。数学的核心是指导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但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数学表达方式有首简洁美,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表达的训练有着特殊的教育意义。
三、对调研工作的建议
调研工作是对教学质量的科学分析和监控,这是教学质量管理的必要措施。本次调研的数学试卷,对数学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在调研工作结束后,主管部门最好就卷面情况,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以及小学生数学学习情况作权威的分析,印成白皮书,对全市的数学教学进行导向。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六年级数学调研班级质量分析
六(1)班 任教教师 帅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