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燕语,局小教育集团华润小语人的教研热情也随这气温有增无减。备课组是学校最基本的教研活动组织,本学期我们将研究的重心下移,重点提升备课组的研究力,努力让备课组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阵地。
一(2)班的李云舒老师执教了儿童诗《怎么都快乐》。“体验”是开启文本的金钥匙,李老师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来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感情,在评议中寻求答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引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同时李老师还注重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在本节课中,让学生模仿课文形式进行“小创作”,让学生也来当回小诗人,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拓宽了教学渠道,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交流。
一(3)班的陆心怡老师执教了课文《树和喜鹊》。陆老师对教材解读十分到位,牢牢地把握住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理解了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转变。在识字巩固这一块,陆老师别出心裁,将要求会认的生字词汇编成“找邻居”的游戏,学生趣玩游戏的过程又是识记生字的过程。同时陆老师非常注重通过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生活中你什么时候会感到孤单?”通过分享生活中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有朋友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二年级的徐明娟老师执教了《猴子种果树》的第一课时。徐老师以词串进行课文的串联,以大问题引导词串:猴子怎么种树?遇到了哪些小伙伴?小伙伴的声音是怎样的?徐老师很好地处理了低年级阅读教学与识字写字的关系,做到识写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本节课以读为主线,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创设语境让学生于切身观察、联系生活实际中进行识字学文。
三(4)班的张茹珺老师带来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张老师的课设计精妙、匠心独运。在课堂的一开始,张老师以课文填空为抓手,让学生回顾这篇童话故事的主要情节,孩子们踊跃发言,可见第一课时的基础打得很扎实。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张老师环环紧扣“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句关键性的语句,教学驼峰、脚掌、睫毛的作用,运用表演、分角色朗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同时又使课文主旨的揭示有了一个不断深入、循序渐进的过程。
课后,三个备课组积极进行组内研讨,在思维的碰撞中激起智慧的火花。老师们真诚地交流了自己的听课感受,并围绕“如何真正做到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其中戚秋月主任更是提出了落实这一教学目标的方法,她认为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前提,是做到有扶有放。教学需要有抓手,但是针对课堂的不同板块,需要设定不同的目标,同样形式的抓手,反复出现,随着内容推进,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每节课都需要设计有明确目标的有向大问题,真正实现生生互动,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享再生。
每一次练兵都是提高自身素养的好平台,每一次研讨都是碰撞思维火花的好机会。在研究中锻炼,在思考中提升,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研究活动,相信华润小学的每一位小语人会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