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云南,有个迪喜慈善学校,那里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一贫如洗,却不减学习知识的渴望。在秀美的常州,有个局小华润小学,这里的孩子坐汽车、住高楼,也常怀助人为乐的善念。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纪念日,一座友谊的桥梁正在这两所学校间悄悄搭建……
一段动人的故事
迪喜慈善学校是由一位名叫陈燕的企业家一手创办的。2004年,她来到香格里拉,看到附近的藏族孩子无法上学,便暗自决心在这里办一所慈善学校。倾注了多少心血,踏破了多少鞋履,陈燕校长终于成立了迪喜慈善学校。从此,这所学校的孩子就一直依靠陈燕校长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生活、学习。
一份温馨的倡议
凉爽的秋风携着这动人的故事来到了华润校园。你瞧,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小龙娃们正在认真倾听来自远方的故事。照片里,一张张黑红的脸蛋,一间间破旧的教室,一双双黑亮的眼睛,一件件褴褛的衣裳,无一不在敲打着小龙娃的心灵。看到迪喜慈善学校的孩子们坐在简陋的帐篷里读书上课,看到他们拥挤在狭窄的走廊里睡得香甜,看到他们用瘦小的身躯扛起沉重的木柴,小龙娃们再也按捺不住一颗助人为乐的心。
一份特殊的队“礼”
你瞧,第二天一大早,华润小学的校园里就热闹非凡。“我为迪喜学校的哥哥姐姐带来了棉裤,他们那儿的冬天一定很冷。”“我带来了运动鞋,有了它,他们就不用赤脚走路了!”“我带了肥皂和牙膏,这些东西都用的很快,我特意多带些,可以用好久!”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都精心组织了捐赠仪式,孩子们格外珍惜这份送给远方孩子的礼物,轻柔又庄重地放进纸箱。
一次温暖的携手
来自常州市民盟综合支部的叔叔阿姨们得知了此事,主动要求参与到这次捐赠活动中。瞧,民盟的叔叔阿姨来到了华润校园,见证了一幕幕温馨感人的场景。更可贵的是,他们还主动承担了邮寄的重任,将孩子们的爱心传递到远方的山区。
一箱箱寄托着善心的物资,是小龙娃们献出的一份特殊的队“礼”。瞧,孩子们胸前的红领巾仿佛更加鲜艳美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