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传统的造纸术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原料的分离、打浆、抄造和干燥。
纸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大家了解到造一张纸要经过切麻、洗涤、浸灰水、蒸煮、燪捣成泥膏状,切片、捣浆、捞纸、晾纸、揭纸这么多的步骤,还要准备很多制作纸的工具,可真不容易啊!大家都非常想自己亲手制作纸。这不,大家准备好了材料:旧报纸、捣碗、纱布和带架子的方框。
在前一天,小朋友们把旧报纸撕成小碎片,越碎越好,在水盆里浸泡一夜。第二天,小朋友们先把碎纸从水里捞出来,放在捣碗里捣碎,为了让纸更碎,有的班级还用上了搅拌机,再加入少量水打成纸浆。搅拌的过程需要十分耐心,小朋友们都十分投入,他们团结协作,一会儿顺时针搅,一会儿逆时针搅,要尽量将纸屑调成稀浆状。然后他们将钉有纱布的方框浸入纸浆中再取出,纸浆就会挂在方框上。
接着,经过盖上纱布、用工具压平、烘干等几个步骤后,一张张由小朋友们亲手制作的再生纸就造出来了,有的小朋友还给纸染上了自己喜欢的颜色。不过,古人造纸是用火烘烤,这次我们则会用吹风机代替,吹到半干状态,再放在太阳底下里继续晒干。
看,小朋友的作品不错吧。明天等纸干透了,我们就可以在纸张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