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彩云追月,桂花飘香,秋高气爽胜春光。”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来到了,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让同学们从小养成尊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德,常州市龙城小学四(2)班的同学们以“过一个有意义的重阳节”为主题举行第八周升旗仪式。
话古今重阳
四(2)班的王悦同学先向我们介绍了重阳节的来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这一天,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那为什么我们把“重阳节”称为“老人节”呢?何骋昊同学告诉大家,原来是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论传统孝道
敬老爱老,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敬老爱老的名言警句比比皆是,同学们自信大方地向全校师生介绍:
1、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
2、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弟子规》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劝报亲恩篇》
5、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6、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7、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三字经》
做孝顺孩子
上个星期,四(2)班开展了《我为老人做一件事》的活动,在活动中,许多同学表现非常出色。升旗仪式上,三位同学进行了讲述:
我们班的蒋诚智同学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位腿脚不便的老奶奶,她身后的一位年青人不停地催促她快点走,蒋诚智疾步上前帮老奶奶投币,并把她扶到座位上;马于晏同学的爷爷生日就要到了,她在家里打电话问候爷爷,爷爷的心愿就是她和弟弟能够团结,于是她把好吃的、好玩的都先让给弟弟,爷爷知道了很高兴;欧阳紫琪同学在家里亲手为她外婆洗脚并按摩……
重阳一年仅一天,尊老敬老永不忘,希望大家能从小事做起,让重阳节永远绽放它的光彩。